湖北宜昌构建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5-31 16:09:23

  中新网宜昌1月6日电 (记者 郭晓莹)4日至7日召开的湖北宜昌两会期间,宜昌市政协提出建议,构建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做大枢纽经济,通过枢纽赋能壮大产业规模,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和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目前已形成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和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并成功入围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名单。该市已建和在建的沿江高铁、沪蓉高速、三峡机场、西气东输、翻坝油气管道等交通方式均位于国家级大干线上。

  依托东西联结、南北交汇和三峡工程所在地等独特区位优势,宜昌构筑完善的多式联运转运体系,加快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宜昌港口货 物吞吐量为12628万吨,货物吞吐量居湖北省第二位。

  宜昌市政协一份关于构建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做大枢纽经济的建议案获得一致通过。该建议案提出,宜昌建设以水铁联运为特点的多式联运枢纽,以航空货运和高铁快运为特点的快速货运枢纽,以中欧班列和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特点的国际物流枢纽,同步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大数据中心。

  这份建议案同时提出开拓宜昌对外物流通道,西向,通过三峡库区和宜万铁路对接成渝;南向,通过焦柳铁路和航空运输对接北部湾港和中南半岛;东南向,铁路直达广州、厦门和宁波港;北向,通过中欧班列直达欧洲。

  记者从宜昌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市将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推动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同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宜昌将加快打造三峡航运中心,畅通水运大通道,打造以翻坝转运、三峡旅游、多式联运、工业输出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港口,力争到202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云南保山1月26日电 (陈静)“今年游客比去年同期多了三四倍,我每天要接上百个订房电话,订单已排到2月初。”2023年春节假期,民宿老板“雷宝宝在大理”在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展现了大理旅游的火爆,画面中洱海生态廊道上喂海鸥的游客密密麻麻,十分热闹。

  在距离地面900多米的天山胜利隧道里,掘进机正在天山胜利隧道埋深最大区间掘进。

  <strong>新房冷热分化明显,有项目再现“千人摇号”</strong>

  <strong>浙江温州小吃摊摊主 谢顺:</strong>2023年的愿望,还是要把这位老板娘娶回家。

  悠久的产茶历史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良的“岳西翠兰”茶。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经开水冲泡后,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春节期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果蔬出口迎来旺季。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这两天果蔬出口进入繁忙期,大量苹果、柑橘、彩椒等果蔬运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每天出口水果500余吨,蔬菜300余吨,预计春节期间出口量将达60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左右。”

吴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