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引领文旅消费新潮:烟火气满满 文化味更浓

来源: 千龙网
2024-06-14 07:11:23

  近年来,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美术馆、遗址公园等文博场所成为了许多游客出行的必选之地。

  数据显示,四川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累计接待民众212.1万人次,同比增长94.98%;陕西全省文博单位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130万;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6.8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3.50%……可见,随着各大博物馆在内容和服务等方面日趋完善,“文博游”消费群体正逐步扩大,游客在品尝“节日味”的同时也尽享“文化味”。

  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是端午假期“文博游”的一大亮点。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竹编龙船挂件DIY体验活动,20余组亲子家庭在博物馆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制作出一叶叶独具特色的“小龙舟”;中国海盐博物馆用艾叶、菖蒲、佩兰和粽叶为游客准备了一场“绿色之旅”,还可以体验挂菖蒲、沐兰汤的祓禊仪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的“赛诗会”选取了30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词,游客只要现场报名挑战,背诵出其中任意一首即可免票入馆参观。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多家博物馆立足自身优势,推出许多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让游客沉浸式地感受悠久历史和厚重文明。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听园”端午节活动,邀请游客走入夏日园林,沉浸式欣赏民乐展演、园林戏剧,了解园林文化;故宫博物院推出“灵沼轩奇遇记”主题馆校项目和“花信木语——故宫仲夏日”活动,分别从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带领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故宫。

  博物馆与科技的巧妙融合,为游客的文旅体验增添了一抹亮色。湖南博物院推出“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充分利用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科技手段,巧妙呈现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的宏大想象与艺术表达。北京市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推出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动,利用虚拟现实、裸眼3D等多媒体技术,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和极强的代入感。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文化和旅游融合 趋势进一步凸显。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踏足历史遗存感受中华文化的印记,不仅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和精神享受,更让“假日经济”有了满满文化味,成为广受欢迎的文旅消费新风尚。

  当天会议还选举罗清宇、贺天才、谢红(女)、王纯、张志川、吴俊清为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伟、刘旸、汤志平、李成林、赵红严(女)、杨勤荣、熊继军为山西省副省长;选举王拥军为山西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冯军为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完)

  兔年春节临近,在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的桔田上,金黄色的桔果挂满枝头,桔农们正将田里的小盆年桔用三轮车运出,装在停在路边的大货车上,一千多盆年桔即将被运往江西。

<strong>  聚焦“改革创新”:创造更多未来</strong>

  机管局表示,受香港居民及访港旅客人数上升带动,客运量于去年12月增长,往来东南亚及日本的旅客量升幅最为显著。

  广东省政协委员、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建议,以“链主”企业牵头,带动全链企业协同发展,透过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平台,构建广东的数字化新优势,确保新兴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表示,2023年两会后预计会有更密集的稳经济政策出台,有望对年内整体经济向上形成有力支撑。此外,美联储加息进程年内或将告一段落,资金面将趋于宽松。经历了2022年的估值大幅回落,A股市场上半年或将迎来估值修复,下半年甚至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钱宗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