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遗与旅游融合 促人气财气两旺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9 15:25:21

  中新网昆明6月8日电 题:云南非遗与旅游融合 促人气财气两旺

  作者 黄兴鸿

  纳西族东巴画、白族扎染、傣族手工造纸、豆末糖、豌豆粉、德昂族酸茶……6月8日,云南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昆明市博物馆的活动现场,全省16个州市的5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品琳琅满目,300余件非遗实物现场展览,吸引市民驻足。

  “今天认识许多非遗展品,收获很多。”观看展览的昆明拓东二小六年级学生蔡宜辰如是说。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省积极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许多非遗项目产品实现人气财气两旺。

  “德宏的德昂族酸茶选用头春茶制作,经9个月以上的发酵,品茗时酸中带甜,回甘生津。”展销酸茶的杨丽华称,她家酸茶年产量约20吨,以前靠线下销售,近年来线上销售增多,到今年约占三成。

  陈光林是玉溪青花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因旅游带动和政府支持,现在青花瓷从业人员大增,种类也更为丰富,线上销售也渐成主流。“2023年,我家线上销售仅占三成,今年则达到七成。”

  昆明市斑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碧、红河州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倩均表示,在保护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同时,他们也通过研学、授课、电商等做好宣传,电商销售呈逐年增长趋势。黄倩称,今年到她家开展研学的游客有望突破6000人次,紫陶线上月销量逾5000件,约占总销售70%。

  据介绍,在推进旅游与非遗深度融合中,云南通过开展非遗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举办“云南非遗伴手礼”评选等活动,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截至目前,云南省“格萨(斯)尔”“傣族剪纸”“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全省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县(市、区)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27项、686项、3015项、7766项,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125人、1419人、3568人、12563人。此外,迪庆州、大理州入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云南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不断结合市场,创新推出文创产品等,深受市场欢迎,发展后劲十足。

  据统计,2023年,红河州建水县的建水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650户,从业人员逾4万人,年产值达70亿元。而楚雄州的彝绣产业,10年来增幅较大,2012年至2022年,该州绣娘人数从2.75万人增加至5.7万人,彝绣产值从2012年的0.2亿元增至2021年的2亿多元。(完)

  在这套全集中,除了全景式展现了所有石窟群的雕刻内容,价值尤其突出的还在于对历次考古成果的披露与梳理。而这些成果,很多都来自短短五十年之内的发掘与研究。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雁卿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除了长广敏雄、水野清一在三四十年代所做的考古调查,围绕云冈石窟所做的较大规模发掘总共还有四次。

  今天(4月2日)开始,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雨雪将在中东部铺展开来,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和南部、湖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那么暴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范其引发的各种灾害?这份暴雨避险防御指南请收好↓

  过去,我经常穿过烟袋斜街去拜访住在鼓楼的姑姑。那时的烟袋斜街是比较破败的,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烟袋斜街的老铺子变少了,商业气息浓了起来。后来,政府多次在此做了保护与修缮工程,现在,烟袋斜街已经和鼓楼的商业区连成一片了,除了北京民俗店外,也开了不少洋气的、年轻化的餐厅和酒馆。

  2023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总台记者 王博)

  “很多商家只把独立站作为单一渠道,但做好品牌需要在全渠道包括线下触达用户,反复触达用户才会记住品牌,形成持续购买。”指数资本董事总经理段若畅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另一方面,随着Temu、SHEIN等超级独立站的高速增长、大规模购买流量,中小型独立站的流量成本也迅速上升,从而影响独立站转化效果。

  除了国务卿,法案还盯上美外交高官,要求他们在国际组织中阻止中国靠发展中国家地位获得优待。理由是,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既然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也应如此。

黄柏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