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贝尔格莱德看“桥”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5-30 21:09:34

  中新社贝尔格莱德5月6日电 题:在贝尔格莱德看“桥”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巴尔干半岛,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坐落着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对这座拥有丰茂水系的城市而言,“桥”具有特殊意义。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中新社记者来到贝尔格莱德,行走在这个古老城市,通过“桥”,体验和品读其间不少与中国有关的故事。

  最显而易见的,是飞 跨多瑙河之上,被当地民众亲切称为“中国桥”的泽蒙-博尔察大桥。

  这座大桥建成于2014年,全长1.5公里,是塞尔维亚在多瑙河上近70年来首座新建大桥。大桥连接贝尔格莱德泽蒙区和博尔察区,让两地通勤的时间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为10分钟。

  今年,这座桥建成10周年。当地时间5日一早,记者在大桥上遇到一位年近六旬的跑者。他的住所位于博尔察区,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在桥上往返跑步一次。

  他对记者说,这座桥对他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健身场所。“在这座桥修建之前,这样的运动方式几乎不敢想象。”

  上班族更好通勤、健身者更好运动,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座“中国桥”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而对于中塞民众来说,“桥”的故事早已书写,友谊之桥早已架设。

  在贝尔格莱德街头,记者看到一家怀旧电影院门口贴着许多老电影的海报,其中一张是当地的经典电影——《桥》。

  《桥》曾在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中国,让贝尔格莱德等城市被很多中国人所熟知,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至今仍在中国传唱,成为很多人的青春记忆。

  在2016年访问塞尔维亚前夕,习近平在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还特别提到了这部电影:我们不会忘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著名影片曾经激发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一部《桥》,让许多中国人知道了贝尔格莱德,想到这个中东欧国家来看看,在两国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而塞尔维亚也用自己的热情,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

  2017年起,中塞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这些年,更多中国游客走进塞尔维亚,触摸这里的历史文化,也感受到塞尔维亚对中国朋友的热情。

  5日,记者在贝尔格莱德采访间隙,走进一家名为La Corte的餐厅用餐。在得知记者是“从中国来的朋友”时,老板热情赠送了两杯自酿的、名为“Rakija”的酒。

  他介绍说,“Rakija”是塞尔维亚特有的果酒,也是“国酒”,以热烈的辛辣味道著称。他说,在当地,这种热情的酒是人与人之间迅速建立热络情感的桥梁。

  记者随即浅尝一口,便似乎懂得了这种“桥梁”的含义。酒中蕴含的直率、热情,正像餐厅老板对中国朋友的待客之道。

  巧合的是,在习近平此次即将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向媒体透露了他的“待客之道”——他将准备一瓶塞尔维亚产的葡萄酒来招待习近平主席。

  相信这瓶特殊的酒会热情如“Rakija”一样,架设友谊桥梁,增进宾主情谊。(完)

  直到现在,每天依然有很多人联系他。有人请他转发寻亲启事,有人问怎么采血结果怎样比对,有人问他怎么寻找孩子,还有更多的人声称有了梅姨和被拐孩子的消息。这些陌生的电话,他几乎没有拒接过。

  除此之外,在伯恩斯大使过去几天的推文中,外界还能看到他记述“很高兴见到”自己的母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南京大学合办双语教学项目;转发了塞内加尔大使锡拉向国家主席习近平递交国书的推文;以及前往赛珍珠女士(Pearl S。 Buck)故居,尊称其为“两国之间‘人民的桥梁’”,称自己“获得了诸多启发”。

  此前,欧美西方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舆论企图把中国拖入乌克兰危机的浑水,并抹黑攻击中方的中立立场。但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对这次会见,国际媒体相当关注,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电稿。按说一国外长会见驻在国大使属常态行为,但鉴于中美关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份量,加上当前两国关系全面紧崩的真实现状,用秦刚今天见伯恩斯的表态,那就是“再遇寒冰”,所以在此背景下,这场会面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今天彭博社的报道标题特别强调,China’s New Foreign Minister Meets US Envoy for First Time,这是“中国新外长首次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当然我对出现在标题的“新”字,有保留意见,以今时今日全方位大国外交的强度与密度,强调这个“新”字,不合时宜,也不着调。你看,今天秦刚又飞欧洲连访三国了,大国外长着实够拼。同样可作对照的一个背景是,秦刚是在出使美国期间,获拔擢大国外长。在他离美返国履新之际,美国“Politico”新闻网站曾刊出长篇文章,指秦刚就任驻美大使期间,国务卿布林肯并未与其会面,美媒认定,这构成白宫外交团队的重大误判。

  在“梅姨”画像公开后的几年里,不少地方传出疑似“梅姨”现身的消息,但均被警方辟谣。申军良也曾多次来过黄砂村,也始终没能获得有效信息。

  这种传统也得到了传承。别人家孩子小时候同学聚会是去踏青、逛公园,锦州孩子从小学开始,同学聚会就是海边烧烤。有人带炭,有人带炉子,有人带串儿,有人带佐料,分工配合,革命友谊从小就在烧烤中建立了。所以,在外地上学工作的锦州孩子回到锦州,跟同学的聚集地永远都是烧烤店。

沈宝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