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对人工智能造成大规模失业、不平等加剧的可能性深感担忧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8 06:31:47

  来源:财联社

  当地时间周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刊出了一份名为《拓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收益:财政政策作用》的经济学研究报告。

  非常吸引眼球的是,IMF直言对“AI 大量抢走人类饭碗”深感担忧,同时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经济。

  生产力与失业率一同增长?

  IMF预期,AI转型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影响高技能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在之前的生产力暴增时期,以机器人技术为例,主要影响的是蓝领工人。IMF认为,与过去的颠覆性技术不同,人工智能时代存在诸如“高技能职业工作岗位减少”的可能性。

  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IMF财政事务部副主任埃拉·达布拉-诺里斯也用上了美联储同款的“higher and longer”描述。她表示,对于面对更高失业率、更长失业周期的工人们来说,转型可能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年纪大一点的劳动者可能没有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技能,可能需要比以往更长的时间来获得这些新技能。

  IMF也给这份预期增加了更为混沌的猜想——除了高技能工人外,AI也有可能使得机器人更加智能,从而导致蓝领工作进一步变得自动化,这可能会加剧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失业率上升的同时,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一同上涨。

  该组织警告称,生成式AI也有可能营造出一个“日益集中和赢家通吃的市场”,资本将聚集在个别极少数的公司手里。

  当然,往好处看,IMF的模型也显示,从5年以上的周期来看,AI最终还是有机会实现压低就业率,提高劳动者收入的远期效果。但对于受到影响的劳动者而言,5-10年的过渡期显然会对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

  政策能做些什么呢?

  IMF总结称,鉴于人工智能未来的不确定性,各国应该采取更为敏捷的方法,为潜在“高度破坏性的情境”做好准备。

  这份报告还列举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改善失业保险体系,同时教育和培训政策也需要适应新的现实,从而帮助劳动者为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做好准备,同时更加重视提供一系列“终身学习”服务。IMF也指出,基于行业的培训、学徒制度和技能再培训计划,可以在帮助工人转型到新领域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税务政策方面,IMF也建议不要特意对人工智能收税,指出此举可能会阻碍生产力的增长。与此同时,IMF建议提高资本利得税、增值税和企业税,来帮助抵消不断增长的财富不平等

责任编辑:李桐

  第四是其他经济体的表现。

  2022年,又有5个国家同中国签署相关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增至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这一年,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新一轮最大规模扩员,“金砖+”模式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中国不仅坚持自身的和平发展,也致力于与各国一同和平发展。

  “最后我弟弟在深圳一家药店成功购买到了20瓶球蛋白,总共花费约1.12万元。因为急用,又花费了1500多元的物流费,将这些药品从深圳送到武汉。”马晓芸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逐梦

  此外,针对在院治疗且具有较重基础性疾病的新冠患者,温州市进一步完善专家会诊制度。专家24小时值班,对相关患者及时开展会诊服务,指导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因此,把美育、体育纳入中考,关键在如何对美育、体育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美育、体育评价,不是采取一次考试的方式,而应关注学生上学校美育、体育课,参加艺术、体育活动的表现。从培养学生艺术兴趣、体育兴趣,保障学生参加艺术、体育活动时间出发,只要一名学生按要求上好艺术课、体育课,参加艺术与体育活动,艺术和体育的评分就应该是满分,而不能强化艺术、体育的选拔性。

李佑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