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 欧洲多国政要及车企:反对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15 04:22:49

  中新网6月13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从17.4%到38.1%不等。

  这番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裁决一经披露,立即招致多方质疑和反对。有欧洲车企直言,“欧盟委员会正在损害欧洲企业和欧洲的利益”。

  ·匈牙利

  匈国家经济部部长纳吉·马顿在一份政府声明中表示,匈牙利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保护主义不是解决方案,”纳吉表示,合作和自由市场竞争才是需要的。

  ·德国

  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表示欧盟委员会所谓反补贴税“打击了德国企业及其顶级产品”。

  “降低汽车价格需要通过更多的竞争、开放的市场和更好的商业条件(来实现),而不是通过贸易战和市场孤立。”他表示。

  ·挪威

  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作为插电式汽车的先驱,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

  韦杜姆还向彭博社表示,“对本届政府而言,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既不适宜,也不可取”。

  除此之外,不少欧洲跨国车企和行业协会也发出反对和质疑之声:

  ·宝马集团

  “这项增加进口关税的决定是错误的。欧盟委员会正在损害欧洲企业和欧洲的利益。”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Zipse)表示。

  他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会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会导致孤立而非合作。对宝马集团而言,增加进口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高全球竞争力。自由贸易仍然是宝马集团的指导原则。”

  ·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认为,从长远来看,征收此类所谓“反补贴税”对增强欧洲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不利。

  “我们拒绝它们……欧盟委员会作出上述决定的时机,让当前德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特别是德国汽车行业的潜在利益。”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表示,“我们不需要不断增加的贸易 壁垒,我们应该本着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努力消除贸易壁垒。”

  该公司认为,“如果保护主义的趋势站稳脚跟,将给所有相关利益相关者,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该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欧盟的举措进一步增加了全球贸易冲突的风险,对欧洲汽车行业来说,现在宣布的措施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害大于利益。

  不少分析也明确指出,一旦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带来负面影响。

  欧盟中国商会调研显示,对大多中国车企而言,欧方加征10%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将给对欧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当前的17.4%到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

  欧盟中国商会指出,欧方对华电动汽车调查政治操弄迹象明显,单边保护主义性强。欧方发起调查并非基于欧洲业界实质性申诉。相反,许多欧洲行业代表在不同场合表达对调查的担忧,认为其将对中欧企业在电动汽车供应链、创新研发和市场合作等领域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对于欧盟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日表示,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2013至2021年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七国集团成员贡献率的总和。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引领全球发展的“火车头”。中国打造的一系列面向世界各国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更是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2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所享受。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另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累计投资350亿元,在缓解贷款难上发挥了很好作用。2022年工信部还积极开展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推动台账内的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2/970013781.png" alt="" />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补”的退出,地方补贴或成为刺激新能源车消费的主导。同时,新能源车企降价,将带动终端销量增长。

  “我们的产品款式多,质量靠得住,同时服务好。”伊凌诺卫浴创始人陶菊英告诉记者,产品好、服务优,才是留住客户的“法宝”,已经有不少订单回流。在外贸行业抢市场,要靠产品创新,不能靠价格战。为更好地服务国外客商,伊凌诺卫浴筹备了一个800多平方米的新展厅。

  赛力斯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1月赛力斯部分车型降价幅度达3万元。随着活动的持续,AITO问界系列车型的订单稳步增长。

曾丽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