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共链建设 专家聚鲁献策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06 19:44:27

  中新网山东东阿6月6日电 (记者 沙见龙 李欣)以“共链发展·激活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中药产业链共链行动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沙龙6月5日在山东东阿举行。各级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中医药行业组织和产业链企业等与会,围绕产业促进、文化传承、地方振兴等方面,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进、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激活中医药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探讨。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出席活动并在致辞中指出,山东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协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山东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携手开拓战略合作新领域、共建产业发展新高地、培育消费市场新空间、打造交流互鉴新平台,助力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和健康中国建设。希望广大企业家、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健康山东事业,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致辞中表示,该集团坚持以“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为己任,积极发挥央企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近年来坚持科技引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中医药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中医药打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聚焦“标准化药材”和“智能化制造”两大核心,制定中药产业链建设十大工程方案,全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中药产业链。新征程上,华润集团将坚持传承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当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支撑者、发展方向引领者、协同合作组织者”,全力打造高效运转、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东阿阿胶总裁程杰以中药特色产业链(胶类)建设为主题作分享时表示,这次中药产业链共链行动在阿胶起源地东阿举办,既是对胶类产业技术经验交流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扛起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担当的坚定决心。“我们愿以阿胶之名,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校长应汉杰在发言中提到,中医药学凝聚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调理亚健康至健康群体的最佳方案。我们应依据中国古代养生理论及其物质基础,通过生物制造技术,结合现代询证医学,面向“老年群体”及“亚健康群体”的特征和健康诉求进行产品研究。借助新质生产力,将原来“一人一方”变为“一病一方”,以工厂化制造满足大众群体的健康需求。

  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始院长、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承人张其成教授作“中华老字号中医药文化东阿倡议”发言。多家企业共同发布 中华老字号中医药文化东阿倡议。多个中药产业链共链合作重点项目现场签约,“中药产业链共链倡议书”现场签订。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十四五”以来,中国中医药工业保持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截至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7095亿元(人民币,下同),今年前4个月营收超2300亿元,利润273亿元。近三年,中国中药创新药上市提速,现达到33个。

  本次活动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华润集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主办,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承办。(完)

  5月份的这次中美经贸会谈取得了哪些成果?就此提问,束珏婷表示,双方都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十分重要,就各自关心的经贸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探讨了可能的合作领域。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和加强交流。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引下,努力管控分歧,共同维护和深化中美经贸务实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C919是一个全新的机型,除了大量的核心技术攻关外,还要进行飞机总体的顶层设计,要“无中生有”地设计出一架飞机。“现在回过头看看,哦,很简单,C919就是那个样子。但在最初阶段,没有人知道。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探索。”吴光辉说。

  回忆大学时光,吴光辉感慨颇多:“我刚进校的时候,学习基础不是特别好,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还行,但是高数明显感觉吃力。”为了赶上其他同学,他把大量课余时间花在高数题目上,有时做完题一抬头,发现整个教室只剩下自己。

  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平台上,哈尔滨市卫健委回复患者时解释称,国家对医院的药品品种总数有具体要求,500至800张床的医院,西药品规数不超过1000个;800张床以上的医院,西药品规数不超过1200个。各医疗机构均有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用于保证临床治疗需要,这两个药品(醋酸氢化可的松片和弥凝片)不在各医院的药品目录内,未进行常规储备。

  2021年6月,沈铭权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会议上,沈铭权与来自河北省、湖北省、四川省、甘肃省的4位县委书记分别发言。他的发言主题是: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忠实践行者。

  虽然说丁肇中的每次实验都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在历次反对中,AMS遇到的阻力最大,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难度,丁肇中自己曾总结:“这是他做过的最复杂、技术上最具挑战性的实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过于大胆的实验构想:将磁谱仪送入太空,在丁肇中之前,从没有人敢这么想过。

何玉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