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在江苏无锡启动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4 21:14:09

  中新网无锡4月2日电(孙权)2日,“你好!中国”——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在江苏无锡举行。活动旨在宣传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展现江苏和无锡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文旅资源,反映中国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运河文化旅游国际推广和传播。

  运河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杰作,它沟通着江河与湖海,承载着文化与文明,滋养着城乡与居民。作为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一条运河,中国大运河穿越千古、涌流至今。

  江苏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大运河让这里更加丰饶,浇灌出延续至今的江淮鱼米乡、东南财富地,涵养了5座“万亿之城”。其中,运河无锡城区段也是整个大运河上唯一抱城而过的河段,且开凿历史最久,古朴风貌浓郁、沿河景观丰富。

  据了解,“江苏最美运河地标”有三处在无锡,分别是环城古运河(含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黄埠墩)、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和惠山古镇。

  作为运河城市,无锡一直高度重视运河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把大运河沿线的旅游文化资源串珠成链,留住城市的“根”与“魂”,加强文化遗存保护。

  随着运河沿线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无锡的运河汇、蓉运壹号、红船坊、运河外滩等地,有的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有的成为景点、新型商业综合体或研学实践基地,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梁溪区人民政府承办。

  “我们在春意盎然的无锡,共同见证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的启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介绍,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以“走读千年运河探寻文明印记”为主题,活动期间,将陆续推出“连通中国联结世界”——国际旅游图片展、大运河图片展、大运河市集等,全方位展现大运河自然之韵,人文之盛。

  启动仪式当天,进行了大运河文化保护教育项目签约、文旅消费支付便利化合作签约、客源互送合作签约,“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同步举行。

  此外,参加活动的海内外嘉宾也受邀前往无锡各大景区、景点以及文化场馆参观考察,深入了解无锡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无锡运河沿线有不少景点公园和历史文化街区,也有众 多名人故居,还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更有别具无锡特色的运河美食,期待海内外游客来感受、体验、品味。”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的举办,让无锡的这些“运河元素”可以更好地“走出去”。(完)

  2023年春运期间,吉林省通化车站派出所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在进站口设立了青年文明岗,方便旅客求助,真心服务旅客,为旅客创造平安温馨的出行环境。同时为确保站区治安秩序稳定,民警加强武装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为旅客送去满满的安全感。为了提高旅客安全意识,通化车站派出所“与你同行”志愿服务队在车站候车室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安全提示、讲解报警常识等方式,为旅客讲解反诈知识、防盗常识、购票进站须知等,提醒广大旅客保持高度警惕,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平安出行。(杜功博)

  为确保高效施工,施工单位还专门为此次施工购置了钢级级别高、作业深度达7230米的连续油管,也是气田目前最长的连续油管,选用进口耐高温大排量等壁厚螺杆,研制了异形高效PDC磨鞋,提高钻头的耐磨性和对桥塞的破碎能力,积极开展连续油管作业受力模拟试验,为施工做足准备。

  春运归途,思乡心切,一趟趟列车载着团圆的渴望抵达终点。在繁忙的京广铁路大动脉上,有这样一群铁路人,他们既是“山大王”也是“蜘蛛侠”,日常工作就是巡山巡河,攀岩爬山。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大火吞噬了整个建筑,导致教堂尖顶倒塌。火灾在一天后被扑灭。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65/6226561394795078377.jpg" alt="" />

  除了引入“源头活水”的科研力量,南沙还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每年安排1亿元对当地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企业技术难题揭榜等研发活动给予专项支持,已围绕现代海洋产业、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创新等领域组织实施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项目逾30项,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储备。

蒋世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