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3 12:10:12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 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新时代人民政协坚持为民情怀。在实践中心互动体验区,市民群众不仅可以通过视听体验、知识测评、模拟提案履职等方式了解人民政协,还可以通过提案线索、民生实事选题、人民建议、社情民意征集等方式践行协商民主,为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建言献策。

平日里,寻亲信息大量涌入

  不过,阵容与制作的升级,却没能带来超越第一季的火爆程度。作为唱跳类舞台节目,资深艺人“刷脸”带来的热度并不持续,如何激励他们创作呈现更具有时代感的作品,或许能为节目带来新的活力。

  铲车穿梭、高峡筑坝,水利建设投资创新高。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等防洪骨干工程重点推进,云南滇中引水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加紧建设,2022年1至11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1万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拉萨1月3日电 (记者 赵朗)此前受疫情影响暂时闭馆的西藏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罗布林卡3日恢复对外开放。

  必须与所填报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或行驶证载明的信息完全一致。请您对照车辆相关证件,仔细核对申请表中所填写的车辆所有人证件号码、车辆号牌种类、车牌号码、车架号(车辆识别代号)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王哲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