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4 05:44:21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全球发达国家与地区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来看,科技创新作为使生产力产生飞跃的关键力量,已经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谁能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这招“先手棋”,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事关人类发展前景的共同挑战,中国尤需进一步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未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是时代所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必须发展科技。新时代以来,从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长远谋划,作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之选,到搭建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实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这些中国式创新 的最佳注脚,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了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嫦娥”奔月、“天眼”探空、“蛟龙”探海、北斗组网、大飞机梦圆、5G商用……我国基础前沿方向持续涌现重大创新成果,传递着我国大踏步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铿锵足音,标注着日益崛起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方程”。中国要强,人民生活要好,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手段和保障措施,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和有机组成部分。开放带来机遇,合作推动发展。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需要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在推动科技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是在新征程上构建开放创新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

  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近年来,我国坚持以开放合作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眼国际、拓宽合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积极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制度,搭建包容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若干意见》,再次点燃科技创新的“燎原之火”、发出击鼓催征再出发的动员令,让迈向科技之巅的中国式创新步履,更加自信、更加坚定。(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分析认为,相较于在韩国,斯托尔滕贝格在日本放了很多“狠话”,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并对台湾事务指手画脚。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日本消极的对华态度,另一方面缘于北约与日本同为美国战略部署的积极执行者。   

  随后,有报道称,交通运输部与“学习强国”平台联合推出“强国交通APP”,将作为国内首个国家级交通出行平台,涵盖约车、货运、水运、航运等功能,引发热议。1月19日,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回应称:强国交通APP与交通运输部无关,系媒体误传。

  雄厚的科研实力使以岭药业形成了稳固的创新药产品梯队,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另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重点城市集中供地近乎“中断”,仅宁波一城进行集中土拍,因此,优质地块供应量相对较少,难以吸引品牌房企投资。为此,2023年销售百强房企(全口径)在1月投资基本暂缓,仅绿城、华润置地、建发房产等在纳储。从拿地金额TOP100房企来看,城投企业上榜数量近50家,拿地金额更是占到百强房企拿地金额的50%。此外,拿地金额中有31%来自规模相对较小的本土民企。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2/2022594264.jpg" alt="" />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北京各区积极帮助企业节后复工复产。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中德产业园,通过实施“服务管家”机制,点对点推动政策落地,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目前,园区内90多家德资企业已全面开工。

闵家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