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应学会“放下愤怒”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0 09:42:05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6月7日刊登题为《西方衰落:对中国活力的否认与愤怒》的文章,作者是约翰·奎里佩尔。文章摘编如下:

  在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的著作《论死亡与临终》中,她描述了一个人得知自己即将死去后会经历的几个阶段。她将适应现实的这五个阶段称为“悲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

  这可以描述西方很多人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秩序及西方中心地位的消亡所持的态度。这一秩序被认为是该由西方来支配的天然秩序,它维持了约250年。在冷战结束时,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似乎已经彻底实现。弗朗西斯·福山曾称,我们已经走到“历史的终结”。“9·11”事件发生后,世界宣布:“我们都是美国人。”美国和西方的长期支配地位似乎确定无疑。

  美国不仅开始失去军事和经济支配地位,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道德权威。尽管美国继续把自己说成是领导一个仁慈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杰出国家”,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是虚伪的空话。在美国可耻的默许和支持下,最近在加沙发生的事件正式完成了这一进程。

  如果没有中国的崛起,西方原本很有可能挺过这一切。在经历了近200年的停滞、包括在西方手中遭受的“百年耻辱”之后,中国迅速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拥有一种充满活力、干劲和自信的文明。在过去40年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边缘经济体转变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全球头号经济体。

  面对衰落,西方似乎陷入了库布勒-罗斯所说的前两个阶段,那就是否认和愤怒。因此,西方媒体在所有问题上都选择性地引用西方的观点。此外,它们还一再拒绝接受现实 。因此,总有人告诉我们,年增长率超过5%的中国经济“即将崩溃”。

  当人们认识到现实的时候,它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震惊和愤怒反应。这个愤怒阶段是最危险的。正如修昔底德陷阱提醒我们的那样:守成大国会愤怒地攻击新兴大国,这非常危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文章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所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或行为建议。

当被问及梅西帮助修复竞争2030年世界杯主办权的对手的形象是否显得奇怪时,他的前国家队队友马克西-罗德里格斯说:“是的,说实话,但你不知道最终会发生什么。你希望世界杯在自己的家门口举办,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要成为世界杯的东道主并不容易。当比赛的主办国选出后,我们将拭目以待。作为阿根廷人,我们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再次体验这种感觉。”

那一年,马来西亚MH370航班失联,世界为之悲痛;为提高对渐冻症的关注,全球掀起冰桶挑战的浪潮;一首《小苹果》横空出世,迅速风靡大街小巷……

听之前,这什么东西?小鸡咕咕咕?

当然,还有不少中国网友试图从卡塔尔球迷身上找“身份认同”。

《世界杯来了!》

陈耀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