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沉疴令欧元区黯淡已久 欧洲央行若本周率先降息将成为难得亮点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4 04:26:29

  本周倘若降息,对于欧洲央行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决策者20年来首次可以在没有金融紧急状况迫使之下启动货币宽松周期。而且,投资者正在释放对欧元区的信心,收益率受到了抑制。

  不过,尽管表面看似平静,但经济已经开始暴露出数十年来沉积下来的问题。欧元区显得黯淡无光,经济增长乏力、生产力低迷、人口结构不佳、主要国家的公共财政臃肿等问题。

  良性的市场和复苏的经济为布鲁塞尔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喘息空间来应对这些挑战。如果政客们不抓住这个机会,尽快实施促进增长的改革和修复公共财政,那么该地区就有可能进一步滑向影响力微弱的境地。

  眼下,欧元区即将迎来转折点的感觉显而易见。欧洲央行降息之际正值欧元区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胀时期似乎基本结束,浅度衰退刚刚结束,伴随着意外的经济增长。

  衡量风险的一个关键指标 —— 意大利国债与德国国债之间的利差 —— 在2024年早些时候收窄至两年低点。虽然随着投资者评估欧洲央行在经济比预期更具韧性的情况下可以降息多少,收益率有所上升,但没有迹象显示2022年首次加息之前困扰市场的碎片化担忧出现。

  “以前你常常会听到欧洲以外地区的投资者说:欧洲无足轻重,”Vanguard Asset Management全球利率主管Roger Hallam说。“现在这种声音已经听不到了。”

  支持这种观点的是区域 层面更具凝聚力的政策背景,包括欧盟疫情期间祭出的不可想象的复苏计划,以及欧洲央行推出的新危机应对工具等等。

  去年投资者的恐慌导致美国和瑞士接连出现银行倒闭事件,而欧元区却没有出现类似状况,这也印证了该地区的韧性。

  不过,该地区的长期问题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

  “虽然欧洲现在做得更好,但深刻的结构性挑战 —— 老龄化、气候变化和全球碎片化 —— 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Alfred Kammer曾在5月份发出警告。

  生产率疲软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增长乏力,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自本世纪初以来,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一直比美国差。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在5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结果就是生活水平改善放缓以及“在全球的经济实力下降”。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这加剧了低潜在增长和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尤其是因为整个地区的养老金主要来自当前税收收入。

  最紧迫的是本已难以实施财政紧缩的国家面临公共财政恶化。据Scope Ratings,意大利将在短短三年内拥有欧洲最大的债务规模。

责任编辑:杨淳端

  我辜负了党组织的培养和重托。我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雨露滋润下不断成长。党组织把我从一个普通员工培养成为一名处级干部,给了我发挥才华的平台,给了我成就梦想的机会。可是我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行为,犯下了这么严重的罪行。我对不起党的培养教育,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期望,玷污了党的形象。我的行为与入党时的誓言背道而驰,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损失,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我万般悔恨。

  2022年12月,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3年。至此,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增加到11个。自2015年在北京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服务业扩大开放已形成“1+N”试点格局。

  当时在芜湖的干部大会上,陈树隆发过狠话:“谁也不要琢磨给我送钱。我在资本市场,点一下鼠标就几千万。想要钱,就不来当这个官了。”

  两年后,黄令仪学成返校,在华中工学院创建了半导体专业,并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她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工和学生,风风火火地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2012年,北京市药监局拨付的68万余元办公用房维修改造经费,成为闫学会眼中的一块肥肉。在研究资金使用的党组会上,她授意李某汇报,声称将由北京双鹤净化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承揽维修改造工程。因双鹤公司之前承揽施工局会议室装修工程,质量可靠,与会党组成员一致同意继续由该公司承揽新的工程。但他们没有想到,这其实是闫学会导演的一出“狸猫换太子”。

  “如果未来十年中国的GDP年增长率保持在2%,那么累计增长总量将与今天印度的GDP持平。如果增长率能达到5%,那么累计增长总量将约等于目前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三国的GDP总和。到2030年,中国高收入城市的数量将增至93座,覆盖44%的人口。如果你在寻求增长,答案非常简单。下一个‘中国’,还在中国。”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在CDF年会上说。

陈怡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