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 36氪
2024-05-30 19:35:23

  一是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以及“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正式签署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政府倡议设立的昆明基金正式启动,将为促进“昆蒙框架”成功实施,加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二是稳步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完成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并发布成果,全面系统掌握近5年全国以及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状况及变化情况,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为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加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双月度遥感监测,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加大秦岭、荒漠化地区生态监督,建立“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上报销号”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破坏问题闭环管理,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重要生态空间的趋势。

  四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修订了建设指标和管理规程,新遴选命名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提档升级,同时,加强对已命名地区的日常监管,确保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质量与成效。

  五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法规标准制度建设。积极配合人大法工委开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推动《国家公园法》等制修订,印发《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处理处置工作机制(试行)》,发布生态状况评 估和成效评估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推动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张玉军提到,就在上周,5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机构改革5年来生态保护监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新时期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方法与路径,部署了重点任务。

  民调显示,在假想的大选对决中,德桑蒂斯对拜登的表现会比特朗普好一些。德桑蒂斯以44%对41%的支持率领先拜登3个百分点,拜登以43%对40%的支持率领先特朗普3个百分点。

  高值罕见病药进医保,患者用药比例上升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 为什么要回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文章写道:“在中国人心中,春节有着千斤般的分量。很多人为了工作,与亲人聚少离多,在外拼搏了一整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春节能够回家。我们这一生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回家过年是我们最大的福气。”“过年的意义,无非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备上一桌好菜,洗去一年的风尘。”“一句‘我回来了’,就是最好的年。”

  早上8点,云南洱海生态廊道旁的传家合院民宿中,来自重庆的游客杨女士和家人坐在餐厅里,一边欣赏苍洱美景,一边享用早餐。传家合院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大庄村,是生态廊道海西段上的一家特色民宿。自元旦以来,这家民宿的入住率就开始稳步增长。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较2022年6月预测下调1.3个百分点,为近30年来第三低水平。报告显示,受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正急剧放缓到“危险地接近陷入衰退的程度”。世行行长马尔帕斯表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危机正在加剧”,全球繁荣面临的挫折可能会持续。

  作为一名“90后”,她的工作内容包括值岗服务台、为旅客问询答疑、遗失物品招领等。从清晨五点第一班列车出发,到凌晨一点最后一班火车抵达,“每天都有大量旅客问询,几乎没有一分钟是停下来的。”

甘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