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3 23:42:09

  中新社南京6月13日电 题: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 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喝桂花糖藕粥,说到马王堆汉墓中的千年藕片汤;嗦螺蛳粉,谈到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的成堆螺蛳壳……“不懂美食的考古学者不是好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也不是好教授。考古和美食跨界匹配,也能成天生一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调侃。

  约访张良仁需见缝插针,他工作繁忙行程密集,要进行考古文物专业教学、科研,要和团队完成美食短视频的策划、拍摄,私下还要为网友答疑解惑。对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生活,张良仁乐此不疲、充满动力。

  张良仁从事考古学研究近40年,执着于带着中国考古学界的师生去海外发掘。他认为,一来中国学者已具备走向世界的全球眼光、发掘技术和多学科研究能力;二来可以培养熟悉海外考古的中国考古人才,扩大中国考古界的“全球朋友圈”。在伊朗一座土丘发掘时,他的团队发现了仿烧中国青花瓷的陶片,证明了古代中外的文明互鉴,这个发现让他无比激动,更坚定了要到海外考古的信念。

  为了让考古学更为大众所了解,2023年夏天,张良仁开始尝试美食主播,拍摄美食探店短视频,将考古和美食跨界匹配。“做短视频要形象好、口才好、有表演欲,这三点我都不具备。”受众从学生变成广大网友,习惯了三尺讲台的张良仁面对镜头很不适应,他觉得自己口音重,表达上也有些障碍,最开始拍的几期短视频都成了废片。

  于是张良仁转换角色,拜师练习发音和气息,并将创意、脚本都交给具有“网感”的年轻人,自己重点对短视频的知识点进行审核把关。“历史上南京人有多爱吃鸭子?”“鸭血粉丝是镇江的还是南京的?”“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的吗?”镜头中的张良仁总是头戴棒球帽端坐餐桌前,时而吸溜慢品、时而大快朵颐,将一道道餐点追根溯源,娓娓道来。

  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用历史解构美食的前世今生,以美食串联文化说古论今,这种独特的吃播方式让网友大呼“‘吃’下知识很管饱”。近一年来,张良仁和团队拍摄的《鸭生不易》《古代吃货图鉴》《三餐四季》等100多期短视频收获了200多万粉丝。

  在试水短视频前,很少社交的张良仁“两耳不闻窗外事”,学校、家庭、考古发掘现场构成了他的活动圈。探访完百余家餐馆,让张良仁不仅结识了一票餐饮界朋友,“画风”也变了不少。“我的妻子和女儿都觉得我说话风格活泼可爱多了,不少外校学生慕名跑来一‘堵’我真容。”

  一粥一饭,人间烟火,世代绵延,生生不息。在张良仁看来,美食天然对大众具有吸引力,考古也是。在优先保证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希望未来能继续“追更”人间美味,发掘世间宝藏。(完)

  谈及2023年中国外贸前景,白明认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外贸反弹需要一个过程,预计外贸回升可能在二季度、三季度。今后应着力夯实外贸产业基础,并对欧美经济复苏态势保持密切关注。

  此访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3年年初首访非洲的传统,也恰逢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十周年,受访专家表示,中国外长此访非洲多国反映出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全面性、均衡性,访问凸显“真实亲诚”,是该政策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鳄雀鳝食量惊人,一旦泛滥成灾,不仅会影响渔业生产,威胁粮食安全,更会通过捕食作用导致本土鱼类等水生动物种群的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进而威胁生态安全。

  迪拜往返上海:自2023年1月20日起,阿联酋航空将重启迪拜往返上海的客运服务,每周运营两班。EK302航班从迪拜出发直飞上海,返程EK303航班在抵达迪拜前,短暂技术经停曼谷。自2月2日起,这一航班服务将增加至每周四班。自3月1日起,阿联酋航空迪拜-上海航线将增至每日一班,并改为直飞服务。

  据官方数据,2022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人民币,下同),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超120万亿元大关。按年均汇率计算约为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中共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委党校干部培训科科长 陈冰玉:

谢泰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