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区”大转型 江西信丰稻田里“长”出个3A级景区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6 08:03:53

  中新网赣州6月5日电 (熊锦阳)全程3000米的丛林漂流、长达16公里的丛林越野路线、千亩绿林里涧深林茂的清雅静谧……近日,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凤溪谷景区,农旅、文旅等多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如火如荼,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凤溪谷景区位于信丰县新田镇坪地山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西4A级村庄旅游点,森林覆盖率达92.6%,是典型的森林公园。景区内秀木成林,山青茶香,生态环境优越,是周边省份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然而曾经的坪地山村却是典型的边远小山村,村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乡村基础设施薄弱, 并且没有支柱发展产业,村子发展处处落后。

  “那时候村里是那么穷,村民生活也很辛苦,我就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坪地山村党支部书记陈秋生告诉记者,为改变村子的面貌,村领导班子把党员和群众召集起来商量发展对策,并学习其他村的成功经验。“最后我们决定依托村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通过利用江西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00万元扶持资金,坪地山村撬动126户村民入股420万元资金,村集体持股20%、村民持股80%,吸纳邻近村集体入股,组建坪地山村美丽山村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大力发展山谷漂流、水上乐园、田园采摘、民俗文化节会等新型业态,有效促进了当地餐饮、零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农家乐、豆工坊、水酒坊、小超市、旅游客栈等配套商家新增30多家,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陈秋生介绍,村里还引进了文旅产业龙头企业,投入1000万元实施景区升级改造,全力打造“信丰草市”,建设集文创、非遗、美食于一体的美丽山村。

  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据介绍,坪地山村引进的文旅产业龙头企业每年会拿出120万元进行分红,每1万元股金分红2641元。2023年,坪地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

  “村民变股东、村庄变景区后,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陈秋生说,随着村子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对村里的环境也更加上心,路上看见垃圾村民都会主动捡起,面对不文明现象也会上前制止,“大家都很自觉维护村里形象,邻里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少,和谐相处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如今,坪地山村正循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阔步前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一美好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完)

  术语外译的首要原则是“忠于原文文本”。但由于许多术语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导致一条术语的完整翻译虽然准确,但可能变得冗长,与中文言简意赅的特点相去甚远。艾恺认为,翻译应当做到整体意义的传译而非逐字翻译。例如,“孔子用‘兴观群怨’来概括《诗经》的主要功能。之前译文很长,不像一条术语,倒像是一段话。经过和中国专家的探讨,我们把‘兴观群怨’的翻译确定为‘Stimulation(激发),Contemplation(思考),Sociability(社交),Criticism(批评)’四个词。”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1月28日电 (李璐)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28日通报,2023年1月21日至1月27日春节假期,长江干线渡运旅客104.85万人次,渡运车辆21.77万台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分别增长15.64%、15.11%;重庆、湖北两地两江游客运量15.5万人,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05.7%。

  点评嘉宾康震老师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高燃的历史。大禹治水,分别九州,“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奠定了华夏九州界域;少年霍去病决战千里,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大唐伊始,玄奘取经,历十余载,行万里路,译经千余卷,留下西游传奇。中华儿女从不缺少“燃”的精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创造历史,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王磊提到,当地返乡客的置业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买婚房的刚需族。但由于目前当地市场在售、100平方左右的小三房,多为期房,出于对交付时间和质量的担忧,他们并不会在此时入手;另一类是希望“卖一买一”的改善族。但由于当地二手房库存量大、自持的房产还在 “缩水”,缺乏流动资金的改善族也不会选择在此时换房。

  据介绍,2022年,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3450亿元,在现有中海油2200万吨炼油、中海壳牌220万吨乙烯的基础上,埃克森美孚、恒力石化等世界500强石化龙头企业先后密集落户。大亚湾石化区集聚了13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家化工企业,综合实力已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石化园区综合竞争力第一。

  此外,设置“温馨春运”服务点300余个,提供咨询、引导、便民药品等。针对绿色出行服务新需求,加强充电桩维护监管,四川已建成的123对服务区充电桩运行平稳,充电量达1978.2千度,充电车次达11.4万台次。(完)

吴裕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