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谱写“水文章”:建省际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守民众“水缸”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4 17:46:10

  中新网兰州6月3日电 (记者 闫姣)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暨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披露,为了写好“水文章”,该省去年分别与四川、宁夏建立省际黄河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即将与青海签订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协议;集中式监管水源地,守护好民众“水缸”。

  “我们已经在全省12个市,18个县区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白志红介绍其成效时说,2023年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2.68%,高出黄河流域9省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

  白志红称,去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沿黄流域3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完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沿黄9市州6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已有57座完成提标改造工程,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分别达到97.79%、97.16%和97%以上。2021年国家警示片11个污染防治类问题完成整改9个,2022年国家警示片8个污染防治类问题完成整改5个。

  守护民众“水缸”安全是底线要求。白志红表示,甘肃在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出 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数据采集规范、环境保护档案规范、命名和信息编码规范3个地方标准,形成集中式水源地监管“一个文(批复文件)、一张图(矢量信息图)、一本账(管理台账)、一平台(生态大数据平台)”全过程监管模式。

  发布会披露,2023年甘肃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5.9%,优于全国(89.4%)6.5个百分点,与2022年(95.9%)相比持平;黄河、西北诸河、长江三大流域水质均为优,与2022年相比,水质状况保持稳定。甘肃省32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源地和100个县级城市饮用水源地中,4个地级水源地和7个县级水源地因本底原因出现水质超标外,所有水源水质均达标。(完)

  1月18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新疆、河南、北京等地基层干部群众视频连线,看望慰问能源保供企业的员工、高铁站的干部职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和群众,给大家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

  《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银行网点正加速“瘦身”,并追求“小、美、精”,朝着特色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织密医疗保障网——从地方两会看医疗惠民举措

  (三)APP实名认证注册目前仅支持中国普通护照或身份证号码。如无上述证件,可使用他人已实名认证的账号办理。

  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江苏苏州率先将部分核酸采样亭改造为“发热诊疗站”,很快被全国各地“抄作业”。但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发热诊疗站”的需求减少,大量核酸采样亭又处于闲置状态。

<strong>  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strong>

陈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