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秦风汉韵 品文化盛宴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5 07:04:27

37最大的人文艺术任汾------------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系列时政微视频《习近平“典”亮新时代》,特撷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援古证今的同期声,与您一起学习。Nb3wSNrR-Tgcj7VIHKLjLCszh-观秦风汉韵 品文化盛宴

  陕西历 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 

  观秦风汉韵 品文化盛宴

  不久前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当天正式开馆,丰富的文物、精彩的展览为广大文博爱好者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多角度展示秦汉文明

  秦汉馆开馆推出三大展览: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大美中国——秦汉文明专题展”和临时展览“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

  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版图的确立,“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创建,以儒学为主体的政治思想的奠基,都是在秦汉时期完成的。

  “‘天下同一’展览以‘秦汉文明’为主题,改变了往常以时间为序的叙事方式,而是用大历史串联小专题,围绕秦汉两代新制度的创建,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交流6个单元,多角度展示秦汉文明的成就与贡献。”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介绍。

  “为了保证叙事的完整性,我们用文字展板梳理叙事逻辑,用精品文物作为展览亮点,用多媒体装置和互动展项进行延伸和补充。”该展览策展人彭文说,除了“制度”这条叙事主线,展览还有一条辅线,将秦汉文明置于世界文明发展大视角下,与同时代其他文明进行比较,展现其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特的魅力。

  “大美中国——秦汉文明专题展”包含“城与陵”“技与美”两部分,与“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共同构成彰显秦汉文明伟大成就系列展览的一轴两翼。

  两个展览如何避免同质化?“我们在展览设计上做文章,专题展引入‘黑盒子’与‘白盒子’的策展理念,将美术馆和博物馆的观展体验融为一体,以新颖的跨界融合形式呈现秦汉艺术。”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任雪莉说。

  黑盒子是“城与陵”考古展厅,色调以黑灰为主,强调内部的空间结构。白盒子是“技与美”艺术展厅,色调以白灰为主,强调光影明暗。黑白盒子在空间上左右呼应,色彩互补,时空关联,极具艺术感染力。

  为纪念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陕历博秦汉馆推出“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展览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33处遗产点为核心,在阐释遗产价值的基础上,集中展示申遗成功十年间的研究新成果和保护新面貌。展览中展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博物馆和考古基地收藏的文物330余件,让观众领略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异彩纷呈。

  展出众多罕见文物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是我30多年策展生涯中一次突破性的尝试。”彭文说,“为了区别于陕历博本馆展览,展出的730余件文物中,战国神兽金饰、战国杜虎符等广为人知的‘明星文物’仅占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文物,比如春秋时期的漆猪、西汉灞桥纸、东汉绿釉陶孔雀灯等,是策展团队在陕历博的库房中精心挑选出的珍品。”

  汉长安城北渭河桥遗址出土的古船堪称秦汉馆的“镇馆之宝”。这条木船不仅在中国造船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外交流的重要象征。

  彭文介绍,这条汉代木船出土于渭河桥遗址北侧岸边的泥沙里,被发现时已断为两半。拼合之后的木船长9.71米、宽1.98米,船身最深处达0.83米。船体为榫卯结构,由16条船板拼接而成,船板之间嵌入小木板,再用木钉固定。这条木船是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且保存完整的木板船,经保护修复后,首次向公众展示。

  “经检测,这条木船使用了榆木、圆柏、槐树等木材。这种榫卯式的制造方法在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的木船上广泛使用,目前在其他地方还很少发现。这条船为汉代长安和罗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证。”彭文说。

  漆猪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秦公一号大墓,这是迄今科学发掘的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墓主人为秦国第十四代国君秦景公。漆猪为木胎,胎上髹黑漆为地,再施彩绘,猪身由圆圈纹和一道道光滑流畅的弧线组成云气纹,简洁而富有动感。秦国漆器发达,但由于地理原因,秦的漆器难以保存,十分少见。

  西安灞桥区出土的残纸片由大麻纤维制作而成,掺杂有少量苎麻,质地比较粗糙。根据与灞桥纸同时出土的文物判断,它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虽然灞桥纸是用来包裹铜镜的包装纸,并非用于书写,但却为可书写纸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00多年后,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造出更细腻的植物纤维纸,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城与陵”展厅里,坡道曲折,圆台高起,通过巧妙设计展现出秦汉宫城陵阙的布局。拐角处名为“太仓”的艺术装置,将釉陶仓、华仓瓦当、农具等文物与影像素材整合,讲述“粮食稳,天下安”这一千古不变的话题;考古发现的宠物狗墓葬,周围有许多陶俑玩具陪葬,让参观者感受到埋藏于地下的温情;沉浸式展示空间里,西汉壁画“活”了起来,朱雀掠天,玉兔走地,二十八星宿闪耀;专为儿童设计的低展台上陈列着体形小巧的动物陶俑,吸引孩子们细细观看……

  “技与美”展览分为五色中华、锋毫辉映、舞影曲落、炉中余香4个板块。“五色中华”展区,多彩的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的五色系统,俄尔灯暗,四壁上映出“五色演绎”动画,绚烂夺目。“锋毫辉映”展区陈列着木简、印章、封泥等文物,展现秦汉书法艺术之美。在“舞影曲落”展区,汉代乐舞俑与现代舞者影像相映,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走进“炉中余香”展区,精美的汉代熏炉映入眼帘,幽幽香气沁人心脾,展柜底座下放置着秘制香料,让人体味“重帘不卷留香久”的意韵。

  教育和研究相辅相成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8日,在秦汉馆教育活动中心和主会场教育展示区,陕历博推出“文物与科技”“造纸术虚拟仿真课程”“流动博物馆数字化课程”等多场教育展示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体验。

  “文物与科技”系列课程将文物中蕴含的古人智慧与博物馆教育理念相结合,从“古学今用”的视角探寻天文、中医、环保、算术等古代科技的传承与发展。“造纸术虚拟仿真课程”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传统造纸工艺,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法造纸,孩子们纷纷表示“虚拟仿真造纸术”特别好玩。现场展示的“流动博物馆数字化课程”以“周秦汉唐”为主题,遴选45件(组)馆藏精品文物,运用5G、VR、虚拟数字人、视频云播等技术,通过讲解导览、交互展示、文物动画、游戏互动和数字观展等形式,打造“流动博物馆+云课堂”全新教育模式。

  “千年秦汉·博物古今”博物馆之夜给人们带来难忘的美好体验。陕历博秦汉馆在灯光映照下流光溢彩,数字幻柜里,一件件文物“动”起来,风采迷人。不远处的大秦文明园中轴线上,“大秦水舞”光影秀气势磅礴,秦鼓汉乐激扬雄壮。“太史公”司马迁踏歌而来,瓦当点亮,时空之门缓缓开启,“秦人的步伐”大型雕塑群在夜色中肃立,众多历史人物纷纷现身,秦汉市井的繁华场景重现眼前。

  “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主会场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中外专家围绕“历史、考古视阈下的秦汉制度文明”主题进行探讨,分享秦汉考古研究新成果,深入解读秦汉时期经济、技术、思想、物质文化成就以及“丝绸之路”的交流纽带作用。

  据介绍,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共邀请包括来自外交界、商界、收藏界、媒体界的代表,以及中国青年艺术家等百余位嘉宾参加。此展旨在为中德文化交流、中德友谊献礼,同时也为中德建交50周年画上完美句号。

  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几十年来,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增加就业、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武汉城市发展集团董事长胡承启表示,杨泗港都市T台、南岸嘴江滩改造提升项目在立足现有滩涂风光的基础上,以防洪安全为核心,将“水、岸、滩、城、人”有机融合,将有效提升武汉市滨江、滨水城市品质。(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