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拓展互利合作之路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3 05:27:48

  中国与新加坡拓展互利合作之路(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宇权

  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近日举行。会议宣布达成24项成果。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中国持续拓展区域合作,新加坡继续参与其中。两国也将在金融互联互通、粮食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强合作。

  中国与新加坡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年来,中新多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

  在外交领域,今年3月,中新两国顺应时代合作与发展大势,宣布将双边关系从“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双方在经贸、科技、食品、法律、环保、艺术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文件。

  在经贸领域,新加坡是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的发达国家之一。2020年12月8日,中新共同宣布启动中新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谈判。3年来,双方工作团队开展多轮密集磋商,成功完成所有谈判。不久前,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中新在升级议定书中以负面清单模式作出服务和投资开放承诺,为双方投资者和服务提供者拓展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不断丰富。中国和新加坡建立了高层级双边合作机制——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新加坡在广东、江苏、辽宁、山东、上海、四川、天津、浙江等8个省份分别成立了经贸理事会机制。此外,中新还达成了位于苏州、天津、重庆的3个政府间项目及广州知识城国家级双边项目。

  中新开展互利合作有良好基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机遇;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航运兴旺、贸易便利、金融发达等优势。当前,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共建“一带一路”积累了丰硕成果。2013年以来,中国连续10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10个月,中新双边贸易总值为887亿美元,新加坡为同期中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同时,新加坡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主要投向国家中,新加坡居首位。

  中新拓展互利合作,向国际社会释放了积极信号。当今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安全治理面临挑战。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是摆在世界面前的选择。在此国际背景下,中新加强高质量合作,共同推动自由贸易,促进区域开放包容,无疑传递出“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的强音。前不久,中国和新加坡一致同意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这一举措彰显了开放合作的态度,有望促进两国企业和人员往来,使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受益。

  中新两国合作素来密切。在可见的未来,中新双方将持续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既夯实基建、造船等优势领域的合作,也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合作。随着 中新不断拓展互利合作之路,中新两国人民也将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林子涵 蒋子豪采访整理)

  梁建章:我觉得最终还是要新的东西才有意思。如果每天做一样的事,活1万年可能没什么意思。但如果你有后代,后代还有不同的可能性,不断创造东西,那才有意思。

  我们说日本的人口有很多的问题,但我们现在的生育率比日本还要低20%,而且我们的生育成本比日本要高。相对我们的收入,我们的生育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的,跟韩国差不多。北欧国家是鼓励生育的模范,生育减负政策非常好,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李尚福出席香会,第二大看点,肯定在于这是他就任中国国防部长以来,首次参加香会。以中国国防部长的名义参会,一言一行,自然是代表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意图。

  梁建章:对我来说,当时也是最适合的年龄。那时候,整个行业、整个中国经济各方面都是欣欣向荣的状态,中国享受到了很大的人口红利,那个时候年轻人是现在的60后70后,这批人每年出生人口有2500万,到了80后也有2500万人/年的时候,还迎来了婴儿潮,这非常好。

  相比以前的制造业,现在的信息服务产业有着更强的规模效应。大国往往一开始就能领先于小国,取得一个大规模的用户群,使得算法可能领先于小国一年两年。等算法比较成熟了,在自己的市场上取得了收益和经验后,就可以占领小国的市场。

  听起来这还是很大一个数字。但如果反过来想想,我们经济一年增长5%,如果我们拿出经济增长的一半,延续消费增长的果实,那我们能够解决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一个问题,那肯定值得。

杨凯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