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暨港澳人士吁弘扬黄埔精神、共推民族复兴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7 03:27:26

  “国共合作形成与黄埔军校建立的底层逻辑,在于国共两党有着振兴中华的共同追求,并在民族复兴目标与实施途径上达成了共识。”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俞祖华认为,这其中就包括两党均痛感当时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党均期盼中华民族实现从落后挨打到民族复兴的转变,两党均体认要实现民族复兴必先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两党均深知“打倒列强除军阀”须建立军队进行武装反抗。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卫明关注到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在他看来,受苏联影响,黄埔军校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在教育组织机构、教育目标与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政治教育为在军事上锻造革命新军、在思想上传播革命思想、在组织上培养革命干部作出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祖籍云南的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理事李维镇,自小在台湾长大。列举祖辈及其他云南籍黄埔师生投入革命和抗战的历史事迹,他表示,讲述云南与黄埔的渊源,感悟前辈初心,将为新时代的事业坚定信念、增添力量。“天下黄埔是一家”,这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但却高度概括两岸黄埔人拥有的共同情感、共同事业和共同目标。

  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李时泰表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军校第一批毕业生离开校园,立即奔赴战场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到抗日战争爆发,军校师生赴抗日前线参与战斗,这些事迹无不体现出黄埔精神。

  在当前国际大变局中,如何发扬黄埔精神完成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在李时泰看来,要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以黄埔的团结精神激励全民族同心同德;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肩负维护国家利益的历史责任,以高度使命感、责任心投入到祖国统一事业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际社会理解 与认同,为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8/10/10623545469028950394.jpg" alt="bqzp" />

  在检查过程中交警还发现,驾驶人欧某并未将车上的货物绑紧系牢,只是简单地用几根木头相互卡住,在这种情况下,木头一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掉落,极易砸到周围的车辆及行人,引发交通事故。交警依法对驾驶人欧某的违法超载行为处以罚款2000元,驾驶证记6分。

  有人大代表建议,重点把握Z时代消费者需求和特点,用心加上用巧力,增强项目的娱乐感,提升社交效能。

  看着仙人溪村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张明忠的“共富梦”更加明晰: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让更多年轻人看见家乡的发展机会,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就业,为仙人溪村的后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徐宇飞表示,过年期间公司不能生产,所以年前海外客户要货更急,订单量较多,年前一段时间是公司的生产旺季。“我们也给工人增加了一些福利,希望他们年前能够留下来,加班工资提高约50%。”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南舅舅”直播间已经卖出笋系列产品约10万斤,前不久主推的腊味礼盒销售量也达到百万元。

李原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