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看长江|“堡渔村”怎么读,“捕”鱼村or“保”渔村?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2 08:05:44

  12月21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上海站来到上海市崇明区堡镇堡渔村。

  堡渔村,位于堡镇港南水闸西首,东临堡镇港大河、南临长江、西至桃源村、北靠黄濠河,是一个以捕捞业为主的专业渔民村。

  先说村子所在的堡镇,一张口“堡(bǎo)镇”,便暴露了你是外地人的事实,当地人习惯念作“堡(bǔ)镇”,而堡渔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捕”渔村。

  的确,村如其名。

  “1966年以前,这里的渔民都以船为家。到1966年,出现了陆上定居户,渔民在陆地上盖起了房子,逐渐形成规模。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改名为堡渔村。那时候村里有60多条长江渔船,1000多名渔民。”堡渔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剑忠向记者介绍了村子的历史。

  2018年开始,堡渔村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由“捕鱼人”转身成为“护江人”,还成立了“护江人”志愿队,定期巡查长江出海情况。

  如今,走进堡渔村,还能看到一座“渔业文化馆”,这里展示着渔乡生活、老物件、渔民故事,还原了堡渔村的渔业发展史。

  崇明沐昕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楠,从小在堡渔村长大,已经成为大城市白领的她,却在2018年选择了返乡,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发起“渔益季”村居自治项目。

  “村里‘上岸’的渔民很多,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除了捕鱼并没有太多其他的技能。”张楠说,为了让大家重拾信心,会组织渔民进社区、进学校,进行渔家文化宣传推广,让生态保护进一步深入人心。

  渔民上岸,给长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在江里看到跳出水面的鱼。去年秋天,我到江边散步,看到鱼群游过,还有鱼会蹿出水面,现在这样的场景就越来越常见了。”徐剑忠说,长江禁渔之后 ,生态越来越好,江里的鱼儿也越来越多,这是肉眼可见的。“所以,现在村民都习惯自称‘保’渔村。”

  (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基于农村地区老人儿童多、医疗资源匮乏、科学治疗意识差等原因,农村地区抗疫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不少被搁置的产线也被重启,一些药企还增加了新的布洛芬产线。人福医药公开表示,原来公司仅有一条布洛芬混悬液生产线,最近公司紧急启动了一条新的生产线,同时开启三班倒工作制,做到24小时“停人不停机”。

  来凤县的干部悄悄告诉记者:“孙奶奶没有职工身份了,也就没有退休金,加上她身体不好,看病吃药都报销不了,家里负担很重。”现在,孙玉兰心脏搭有6个支架。

  国家药监局公开数据显示,国产企业中拿到的布洛芬批准文号数量多达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

  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更加突出。短期内面对患者就医需求的增加和职责的转变,加上可能存在医疗资源和人手不足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否很好应对?

  资深医药企业研发经理李津表示,抗原生产要求很高,“抗原检测试剂盒属于三类体外医疗器械产品,其生产条件一般需要在10万级的洁净区内进行。”这就导致如果新投入产线,需要一些时间达到生产标准。

刘志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