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行业唯一 青岛啤酒第四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6 06:04:18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青岛啤酒作为《食品生物制造工业菌种高效选育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主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唯一上榜的酿酒企业,这也是青岛啤酒第四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破解食品生物制造“芯片”密码

  深耕风味“芯片”技术攻关助力食品发酵领域质量更高风味更多

  菌种是食品生物制造的“芯片”。在生产过程中,菌种对产品风味、质量稳定、酿造性能、生产效率、资源消耗等有着关键作用。酿酒、调味品、发酵乳等行业都是食品生物制造工业菌种使用的典型场景。一直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菌种选育面临着选育周期长、效率低、靶向性差的难题。

  啤酒行业是食品生物制造领域的典型代表,青岛啤酒针对该领域的卡脖子共性技术难题,发挥技术积累和创新优势,在菌种高效选育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上,首次破解了工业酵母遗传信息精细图谱、阐明了工业适配性机制、构建了精准高效菌种选育技术,优化现有菌株,选育特色风味新菌株,实现了国际领先。

  据了解,食品生物制造工业菌种高效选育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突破,将助力流程化、规模化食品发酵领域企业的生产应用实践,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口味一致性,也将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的风味体验。

  科技创新持续引领青啤四度荣获国家科技奖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递进性需求,青岛啤酒成为行业唯一四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企业。

  青岛啤酒自1994年在中国啤酒行业率先创建了啤酒研究机构,开展技术攻关,自主完成《啤酒风味图谱技术的开发应用》《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参与《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青岛啤酒发挥酿酒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聚焦国际前沿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持续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实践。在青岛升级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强化创新主体担当,探索产学研用联动新机制,持续引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2023年度国家 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共250个项目。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在今年开局起步之际,上海还着力打好稳增长促发展“主动仗”。进入2023年以来,一月,上海已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60多个、总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超700亿元。上海将继续大力推动工业稳投资、稳增长,做好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等工作。

  尽管当前证券业罚单数量仍居高不下,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为进一步加强管理,事前监管或会提上日程。“就目前的监管手段来看,基本都是趋向事后监管,但从一些监管案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事前监管或许会被提上日程,也就是将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立法层面的工作力度或会进一步加大。”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如是说道。

  一路上,随着民警手中的手电筒照过,记者手里的摄像机也成功捕捉到了许多马鹿、狍子、狐狸等野生动物,这也给今晚的夜巡工作带来了些许乐趣。

  积雪的厚度远超出记者的想象,这一路上,同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摔过跤。尽管记者和民警已经很小心在满是积雪的草丛中摸索前行。但还是在靠近小河不远处,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辅警王伟超,一不小心一只脚直接陷入到了冰窟窿里。

  展开地图便会发现,这条既不宽也不长的路,是朝阳区商业规划中一条重要通道。它向南可连通朝外和CBD两大商圈,向北直通亮马河,市民沿滨河步道可至燕莎、蓝港等商圈。各大商圈通过慢行系统进行连通后,大大增强了可逛性。

  除了融捷股份外,天齐锂能预计盈利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天华超净预计盈利64亿元~68亿元,同比增长602.76%~646.68%;永兴材料预计盈利63亿元~66亿元,同比增长610.19%~644.01%;盛新锂能预计盈利54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534.81%~581.83%。

巫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