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八宝饭:入口甜蜜,浓缩年味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5-31 11:38:11

  中新网上海2月7日电(记者 范宇斌)上海人的年夜饭桌上,少不了一碗压轴甜点——八宝饭。

  上海万佛寺7日举办新春素点传承活动,在寺院点心师傅的带领下,当地居民、志愿者合力手工制作八宝饭,一同传承传统年俗和美食文化。

  万佛寺点心师蒋忠华做了50余年八宝饭。“八宝饭糯米占大头,蒸米最关键,软了粘牙,硬了吃口差,时间要掌握得当,蒸米全凭经验。”蒋忠华告诉中新网记者,要想八宝饭更糯更好吃,就要分两次蒸,第一次将糯米蒸熟,拌上食用油、白砂糖,碗底铺上莲子、红枣、红樱桃等,加入拌有瓜子仁、松仁的红豆沙,上锅蒸20多分钟即可出锅。

  当地居民、志愿者一大早就来到万佛寺,准备食材,为制作八宝饭忙前忙后。志愿者唐雪告诉中新网记者,小时候吃年夜饭,从第一道菜开始就在心里盼着八宝饭上桌。“筷子直戳顶上的蜜枣、核桃,手上勺子顺势挖开柔软的糯米,流出热乎乎的豆沙馅儿,甜软一入口,浑身暖极了。”

  唐雪说,上海人无论年夜饭的菜式怎么变,吃八宝饭这个传统都不会忘。“特别是自己做的八宝饭,格外香甜,希望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生活有滋有味。”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众说纷纭,相传源于武王伐纣的庆功宴会。这道美食历经千年,流传全国,江南尤盛。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形成独特的糯稻文化。上海一带是鱼米之乡,当地百姓制作出丰富的糯米食品,八宝饭是其中的代表。

  近代以来的上海,随着各地人士的汇聚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诸多风俗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八宝饭逐渐从岁时食物向大众点心转变。19世纪末之后的沪上各大报刊广告中,总可以看到八宝饭的身影。

  此后,八宝饭香飘世界。20世纪30年代,上海老字号梅林食品公司就推出“八宝饭罐头”,远销海外;2018年2月,上海老字号杏花楼生产的八宝饭热销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时至今日,八宝饭的意义早已超越食物本身,那份香甜是属于家的味道,也是海外侨胞的乡愁寄托。78岁的卢威旅居美国洛杉矶30余年。“在海外游子心中,无论走到哪里,不管手艺如何,一顿充满中国味道的年夜饭永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他说,八宝饭是老家过年必吃的一道甜点,“我的手艺有限,今年就做一碗简易版八宝饭来回味乡愁”。

  八宝饭亦流传于台湾地区。“八宝饭是我的最爱,蒸的是岁月的温暖,尝的是久违的年味。”台湾青年学生刘芷彤说,在台湾,通常会选取豆沙、糖莲子、糖渍白芸豆、芒果蜜饯、圣女果蜜饯等7种甜味食材,与长糯米一起蒸成八宝饭,讨“八(发)”的彩头。

  “八宝饭和西安特色美食甑糕很像,糯米与蜜枣绝配,街头巷尾皆可买,一口下去就是幸福。”陕西西安人付雨森说。

  如今,“网红食品”层出不穷,八宝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在蒋忠华看来,饭虽小,情却深,那份香甜过后,这个新年才算过得圆满。

  “老味道”正在创造“新口味”。近年来,各路商家在八宝饭的“翻花样经”上做足了文章,诸如水果八宝饭、椰汁八宝饭、雪米爆浆八宝饭等纷纷登场。

  中新网记者看到,今年上海宁波汤团店推出一款咸口的八宝饭,由鸡胸肉、腊肉、清水笋、猪肉丁、香菇、开洋、咸蛋黄、栗子八种食材制成,圆润的外观好似一轮圆月,起名“月圆八珍饭”。上海老字号“乔家栅”则推出了无蔗糖八宝饭、上汤珍味八宝饭。

  “八宝饭是一种与记忆绑定的老味道。”唐雪说,八宝饭的味道,是老一辈记忆中的年味,更是年轻人嘴里家的味道。“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八宝饭固然不少,但怎比得上自家姆妈做出来的入味、入心。”(完)

  我们说日本的人口有很多的问题,但我们现在的生育率比日本还要低20%,而且我们的生育成本比日本要高。相对我们的收入,我们的生育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的,跟韩国差不多。北欧国家是鼓励生育的模范,生育减负政策非常好,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我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为了捍卫中国利益而来,这是我的神圣职责。我是中国人民的使者,为了增进中美交流合作而来,这是我的重要使命。”5月23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抵达纽约后发表上述讲话。

  近年来,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政府部门多次提到,应急管理学科要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张勇曾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多次救援行动,他向《中国新闻周刊》描述,每一次救援都混合复杂的因素,一场地震可能会引发堰塞湖,涉及工程、地质、水文等多因素。这要求应急管理人才要了解现场,同时具备指挥、管理、风险评估等综合能力。2018年前,他们遇到的地方应急管理者多来自不同部委下属的某个专业的人才,对其他领域不了解。张勇期待,未来应急管理大学和其他高校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他们可以对具体领域不精,但不能不懂” 。

  1977年,17岁的他高中毕业,到武汉蔡甸区的农村插队当知青。在队长的劝说下,他开始认真复习备考高考,并在次年收到了来自南京航空学院(南航前身)的录取通知书。

  但外界最早熟稔的,曾是他天才少年和商界大佬的形象。那个13岁自学电脑程序写诗,15岁考入复旦“少年班”,20岁就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学位并直博的少年,个人经历与智识一路开挂,“天才”是梁建章身上抹不去的符号。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全市新增了2.9万个中小学学位。2023年,将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而以北京市教育资源强势区之一的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海淀区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1万个,2023年还将新增中小学学位5560个。

周文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