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从餐桌到社交,中国年轻人追求“零糖式”生活

来源: 舜网
2024-06-22 04:35:23

  中新社济南6月20日电 题:从餐桌到社交,中国年轻人追求“零糖式”生活

  作者 李明芮

  近几年,中国年轻群体青睐零糖饮食,体现健康、养生的生活态度。如今,这股“零糖风”从年轻人的餐桌刮到了社交圈——名为“零糖社交”的概念愈发火热。

  “零糖社交”,泛指当代年轻人在社交中保持一定距离和独立性,不想过度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社交方式。顾名思义,这种社交方式主打不黏腻、不依赖,恰似零糖食品。

  据Just So Soul研究院在今年初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平均2个知心好友,在面对“ 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有54%的年轻人选择“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

  在“95后”黄梓熙的“零糖社交”圈子里,她与设计师朋友们保持着轻松无约束的关系。“我们不会频繁聚会或应酬,而是选择通过线上群聊或定期的线下交流活动来分享彼此的设计作品、心得和困惑。”黄梓熙说。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交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我会疲于应对。”设计师黄梓熙告诉记者,“零糖社交”让她简化社交关系,减少社交成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社交对象,而不是被传统社交中的“情感维系”“面子思维”等约束。

  “00后”大学生郑语彤(化名)对舒适的社交关系同样有所期盼,她的书桌上总是摆放着一盆绿植。她说,每当感觉过度投入一段社交关系或对朋友产生过高期待时,她就会抬头看看那盆绿植,用这个“小技巧”提醒自己,“回归到一种平和、自由的心态。”

  “零糖社交”并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梳理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平台可以发现,“人机互动”同样颇受青睐。“零糖社交”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进一步延伸。

  这些网络内容显示,当网友感到孤独时,虚拟人、虚拟偶像等数字化角色成为其新的陪伴与交流的途径。“虚拟人、虚拟偶像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其‘接地气’,不会高高在上,可作为‘精神网友’‘精神伴侣’。”网友小桥流水在跟帖中写道。

  “喜欢‘零糖社交’是年轻人追求‘悦己’的表现。”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在学习或工作忙碌的情况下,当代年轻人更愿意追求交往成本低、轻松新潮的交友氛围,而“零糖社交”的出现强调了交际中的自主与独立,让社交成了无负担的生活体验。

  “‘零糖社交’不等于‘零社交’,而是鼓励年轻人在社交中更加注重自主与独立。”王忠武认为,“零糖社交”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现代社交的实际需求。“但年轻人在享受‘零糖社交’带来的轻松和自由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传统社交的乐趣和意义。”(完)

  “土家稀奇哥”既能演绎原生态民歌,又能穿上西服唱美声。每次排练,他们就穿着民族服饰,敲着锣鼓,用山歌的音调、山歌的唱法,唱唐诗和英文歌,改编年轻人喜欢的流行乐。

  三角梅,也叫叶子花和勒杜鹃,原产于南美洲。据说,云南第一株三角梅是当年修建滇越铁路时,由法国人带到宜良的。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strong>题:北京将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strong>

  “因为疫情,三年多来海内外交往受到很大影响。现在,无论‘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常恺表示,“以侨为桥,非常及时、可行且有效。欧洲有许多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却是行业‘隐形冠军’,因为疫情,他们振兴乏力,亟需资金支持,通过海外华侨华人牵线搭桥,可实现双方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壮大。”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岩介绍,2022年,吉林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各项科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该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列全国第19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十年来增长了15.09个百分点,与全国增速(15.14%)相当,居东北三省之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由全国第15位提升至第11位,科研物质条件指数由全国第8位提升至第5位。

  “合资车企正面临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下降的近忧与远虑,需进一步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点。目前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合资车企或合资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许海东表示,在新能源车市场,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正在积极追赶,与自主品牌比拼发展后劲的时代或将来临。

林豪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