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制 陕西今年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1万人次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4 02:56:48

  中新网西安6月3日电 (李一璠)记者3日从陕西省人社厅获悉,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该省将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发挥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作用,全年培训31万人次,同时鼓励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高培训适配度和就业率。

  据悉,陕西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以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为抓手,推动技工院校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开展两类人才贯通,推动企业职工“人人持证”;举办首届省级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陕西省将就业补助资金中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人员范围调整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六类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单项补贴每人累计最多享受3次,同一职业(工种)的同一等级不可重复申领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同一职业(工种)不得重复享受,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5年12月31日。

  同时,陕西省不断优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加快实施就业服务提质工程,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2024年底前将建立5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力争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规范化零工市场。

  该省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包括政府设立和运营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园区就业服务驿站、零工市场(驿站)等, 承担免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根据其前一年度推送就业政策涉及企业户数、组织开展招聘会次数、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人数、促进就业人数等,给予一定补助。

  陕西省人社厅表示,该省将加速公共就业服务提质,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多渠道保障重点企业招工引才;将“人找岗”与“岗找人”相结合,延伸就业服务触角,常态化将就业服务送进高校、园区、公园、商超等民众日常生活场景中;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

  其实中海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渠道,中海方面表示:“我们希望卖房,但要控制整体费用合理。我们年初一般都靠自己销售,也是控制渠道费用,希望能把更多资源合理运用。”

  截至1月29日21时,21省份(个别省份暂仅公布重点监测景区数据未计入)公布春节假期文旅数据。其中,四川接待游客人数居首位,达到5387.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3%、10.43%,恢复到2019年春节的89.73%、84.75%。

  刘卫东指出,亚太地区本身的安全局势包括南海地区局势比较复杂,中韩与日本之间也存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争议。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其他域外力量介入,会使局势更加复杂,对亚太地区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搬迁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有关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他是去投稿的。那时他是北京市曲剧团的创作员,与人合作写了一个小品剧本。石林早年学写相声,后来又写戏曲,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小品创作。结果团里没用,他在报上看到央视向全国征集1989年春晚的小品稿件,便把作品送了去。门房接过稿纸,转身丢进麻袋。

  <strong>(五)提高融入城镇能力。</strong>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继续开展搬迁群众生活方式适应性教育培训,帮助解决生活融入方面存在的困难。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加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志愿服务组织等关爱搬迁群众行动。鼓励引导新市民与所在地居民融合交往,构建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努力实现搬迁群众在迁入城镇的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

蔡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