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5-31 01:38:54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④

  种田不下地,施肥不费力。温室内的传感器,能“感知”空气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变化;水肥一体化设施管道曲折连绵,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精准作业……在福建福州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先进农业设施,瓜果粮蔬“吃得香”“长得旺”。

  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就要延展农业生产的时间与空间。走进福清市绿丰农业蔬菜基地,只见温室大棚有序分布,丘陵资源被充分利用。基地负责人介绍,发展设施农业,能种原来不能种的作物,还能错峰或反季节种植,最大限度利用了气候资源。近年来,福建累计建设设施农业240多万亩,扶持建设标准钢架温室大棚近40万亩。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探索在荒地和盐碱地等非耕地上建设设施大棚,发展无土栽培,可以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把良田搬进工厂、大棚,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出效率,有助于让“米袋子”“菜篮子”更充实。

  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产品品质,必须依靠科技。如今,福建设施农业装备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观察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内的果蔬作物,其生长用的光来自智能LED植物生长灯,其“土壤”是自主研发的营养液。得益于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攻关,植物栽培、装备、环境控制和智能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研发取得进展,解决了蔬菜自动化采收难等问题,实现了植物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

  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在设施装备、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规模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同时面临着绿色转型任务。进一步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仍需在保护生态和节约资源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向非耕地要面积、向立体要空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生产绿色循环,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一块“我们种植未来”的巨幅展板,映照着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设施农业有潜力,科技创新增动力。建设科技装备强、竞争能力强的设施农业,必将促进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助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为 本报福建分社记者)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

<strong>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strong>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称,虽然多数省份下调2023年GDP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其对今年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

  陕西省明确,2023年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

  1月1日,巴西新总统卢拉正式就职,而前总统博索纳罗却并未出席就职仪式,而是在自己任期结束前48小时飞往了美国佛罗里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盐城1月16日电 题:江苏阜宁“大糕村”见闻:村民齐上阵生产年货“必备品”

  云南高原“名片”之一松茸也是RCEP的受益者。“我们的松茸主要出口日本,RCEP实施以来,海关多次宣讲相关政策红利及具体操作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开拓新业务的机会,也产品拥有更大议价空间。”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松茸专业委员会会长汤希金说。2022年,昆明海关共签发出口日本鲜松茸RCEP原产地证书687份,货值达1.57亿元。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