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5 19:14:17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如何推进?工作重点有哪些?记者进行了采访。

  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在上海普陀区,还没正式进入汛期,一份基于智慧气象、救援物资等数据的汇总表就被送至防汛部门,表中罗列了汛期易积水点位的位置,做到事前预防。

  在浙江杭州钱塘区,“企服新干线”数字平台通过链接税务、社保等部门的数据底座,为3.3万家企业打造专属画像,借助智能算法模型,自动为企业筛选推送适配政策产品。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建设各类独立的‘点状’信息化系统,到各部门依据管理职能提供‘条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再到逐步探索推进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的‘面上’集成应用,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表示。

  陈荣辉介绍,《指导意见》强化将数据要素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全生命周期,推进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实践创新,打造一批实际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的典型场景,推进城市经济、治理、生活数字化转型相互赋能、融合互促。

  《指导意见》突出数字化赋能产城融合发展,激发数据要素对城市价值创造的乘数效应,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新型产城融合,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同时,进一步创新可持续运营运维模式,加快建立城市数据资源运营、设施运营、服务运营体系,创新产城联动的社会化参与机制,鼓励政企合作,激发市场参与活力。

  推进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司长吴晓宁表示,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要建立并完善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平台体系,推进设施互通、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在城市经济产业、产城融合、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宜居环境、韧性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场景为牵引,破解数据供给、流通障碍,形成一批社会有感、企业有感、群众有感的应用,提升数字化转型质效。

  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要统筹推动城市算力网、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推进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加快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大力推进数据治理和开放开发,夯实数字化转型根基。

  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要加快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持续创新智慧城市运营运维模式,在更大范围 、更深层次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

  一些地方有适数化改革的实践基础

  《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副司长陆冬森表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强调以数字生产力赋能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适应数字生产力的相关组织、流程、机制等生产关系优化调整,是数字时代城市全要素、全过程的转型。

  “调研发现,地方有适数化改革的实践基础。”陆冬森说。比如重庆,推进建设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对城市的治理网点、管理流程进行了系统性改造:市级层面建成“城市大脑”,按需对市、区县、镇街精准调度;区县层面建成枢纽,实现平时保障城市高效运行、紧急突发事件高效协同处置;镇街层面作为执行末端,发现问题后,精准控制风险。

  陆冬森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首创精神,探索央地协同推进数字化变革与制度创新,及时总结、复制、推广适数化成功经验,具备条件的,将推动转化为全国性政策和制度。

  据张忠德介绍,中医药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也有“组合拳”。药膳、饮食注重补气、健脾、润肺、安神。对于疲倦、乏力、睡眠不好,则鼓励运用非药物方法,如睡前用生姜、艾叶泡脚,打太极拳,练八段锦、五禽戏等。

  浙纺服职院副院长杨威在采访中表示:“将龙头骨干企业、新兴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运行经验迅速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和辐射到广大中小企业中,不但帮助学校培养出更多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急需人才,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波兰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因波兰一再要求战争赔偿而变得紧张。波兰方面估计二战期间纳粹占领造成的损失为6.2万亿兹罗提(约合人民币9.5万亿元)。德国方面表示,波兰政府历史上已放弃所有赔偿要求,因此拒绝波兰的赔偿要求。(海外网 侯兴川)

  疫情是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但中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市场主体是稳经济的主要依托。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稳经济非常重要。”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只要帮助市场主体抵住各种冲击,挺住多种压力,把眼下的难关渡过去,恢复活力,带动就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我国实现稳经济的目标就有了充分保障和足够支撑。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

  消息称,1月3日国家开放入境,目前国外登顶的毒株是XBB.1.5。这种毒株主攻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所以,有条件的请准备蒙脱石散、补液盐(或者买两箱电解质饮料)、整肠生、益生菌片,诺氟沙星也来一盒。

巴火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