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开启“海南之行” 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9 15:47:00

  中新社海口6月8日电 (记者 张茜翼)中美青年共话发展对话会(下称“对话会”)8日在海南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和美国的青年代表,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合作,希望通过交流互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哥伦比亚大学专业研究学院技术管理项目副教授罗克·马丁内斯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美国和中国应发挥各自优势,保持密切沟通合作。青年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中美青年对话是建立信任的有力方式。

  在增进绿色低碳发展共识 方面,青年如何发挥作用?美国学者妮可尔·尼古拉认为,世界各国青年应该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创新创造才能,为碳中和注入青春力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青年人要以创新的意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对话会上,中美青年还围绕人工智能、海洋环境保护、海南自贸港机遇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海南省青年联合会负责人陈青表示,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在线论坛、开源项目以及各种科技社群不断兴起,让中美两国青年能够随时随地分享知识、协作研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建立信任、深化合作,打造面向未来的中美青年伙伴关系网络。

  此次对话会是“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海南行活动的组成部分。在琼三天时间里,中美青年还将参访海南省博物馆、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海南生态软件园等地,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

  据悉,“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通过邀请美国各界青年访华,组织中美青年围绕共同关心的议题开展交流考察,架起中美青年沟通、理解、友谊、合作的桥梁。(完)

  在到中国之前,我通常还得去趟西伯利亚,那里是我的冷气加油站。等加满油,我就要疯狂输出了!我不仅能让所到之处速冻冰封,大面积解除秋裤或棉裤封印,还会主动召唤强风,对此,冬天里常被吹得七荤八素、发际线难保、甚至被迫“吃土”的北方小伙伴应该感触颇深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自然灾害研究论文称,一项对全球港口的分析显示,超过86%的港口每年暴露在超过3种自然灾害中,全世界港口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预计超过75亿美元。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特殊时期,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又碰上寒假,子女假期“看护难”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为减轻医务人员家庭负担,浙江省台州市妇联、椒江区妇联、白云街道联合为医护人员子女定制寒假专场免费公益托班计划。该托班为期两周,覆盖台州市立4家医院共75名医护子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作为国内首个标准化碳链协同治理服务项目,‘千亿绿钢’行动针对‘政企银’三方的刚性需求,服务于绿色钢材产业链,打造了各方协同绿色发展的实效场景。”在1月13日的“千亿绿钢”行动发布会上,中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兢如是说。

  近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已向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那么,“兔墩墩”作为“冰墩墩兔年特别版”,其知识产权具体包含哪些权利呢?

沈君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