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青年的“新茶事” 创新工艺吸引年轻人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5-27 14:12:32

  中新网贵州贵定5月26日电 题:“Z世代”青年的“新茶事” 创新工艺吸引年轻人

  作者 周燕玲

  孟夏时节,在“中国苗岭贡茶之乡”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大部分茶园已进入休茶季,“95后”苗族小伙杨庚洪的茶园却异常繁忙,一边进行人工除草一边采收夏茶,制成红茶、白茶等销往海内外市场。

  走进杨庚洪的云雾贡茶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只见他双手在200多摄氏度的铁锅里不停地翻炒茶叶,细嫩的茶叶在翻腾中渐渐变色,烟气顺着锅沿蒸腾而起,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当地许多茶农只做春茶,而我做完春茶还会做夏秋茶,端午节准备推出一款粽叶稻茶。”杨庚洪说,年轻一代制茶师不能停留在原地,必须在传承中进行创新。

  贵定云雾贡茶历史悠久,是贵州既有史志记载又有碑文记载的贡茶。出生于贵定县云雾镇制茶世家的杨庚洪,自幼伴茶香长大,为了做一盏好茶,201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跟着家人种茶、制茶,并用所学知识改进传统茶叶干燥工序,使用“先八成干出锅冷却,后回锅恒温干燥”方式,制作出的茶叶色泽翠绿、条索紧实,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茶并喜欢上了喝茶,希望自己能做出适合年轻人口味的茶。”杨庚洪说,不忙时最喜欢研究云雾贡茶的制作新工艺、新泡法,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之结合,搭配适宜的冲泡方式。

  3年前,杨庚洪在贵州罗甸县的百香果基地参观时,联想到可以用百香果与茶叶结合。回家后,他立即进行果茶研制,并把红茶放进百香果壳里烘干,这样制作出来的茶,既有百香果的清香,又不失红茶的醇香。因口味新颖、冲泡方便,杨庚洪研制的百香果茶深受年轻人喜欢,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

  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馆风起和茶旅热,喝茶受众不断呈年轻化趋势。中国有关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茶行业18岁至30岁兴趣用户占比提升至38.4%;2024春茶消费趋势也显示,30岁至40岁的消费者成购买春茶的绝对主力 。

  “目前正在研制一款年轻人方便携带和冲泡的饼茶,可以热泡也可以冷泡。”杨庚洪说,热泡可享受茶叶优雅的香气,冷泡具有清爽的口感,入口还会带有兰花香,特别适合在炎炎夏日饮用。

  作为黔南自治州“云雾贡茶手艺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杨庚洪除了研制年轻人喜欢喝的茶,还在种茶和茶旅发展上“下功夫”。2022年,他独自承包了贵定云雾贡茶母茶园,亲自参与选苗、培育、种植以及管护,并创办茶叶加工坊实现茶叶的标准化和机械化加工。

  在杨庚洪看来,一名合格的新茶人,除了会做茶还要会种茶,“母茶园选育种植了108个鸟王茶品种,在这里跟踪记录,可以更好地了解哪一款品种适合做哪一款茶。”

  目前,杨庚洪正利用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推介云雾贡茶和自己的茶园,并把茶园打造成非遗研学基地,让游客走进茶园闻茶香享茶趣的同时,体验采茶和制茶的乐趣。(完)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对于经济大省江苏、山东而言,常州是经济第五城,烟台是经济第三城。不出意外,两座城市大概率将在今年携手迈过万亿大关。届时,江苏有望晋级全国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山东也将成为事实上的“三核”省份,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蓄能聚势。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与此同时,另一座中部省会城市郑州也正在逼近。今年一季度,郑州GDP达到3384.86亿元,以6%的增速暂居万亿城市第三位,仅次于西安和深圳。从经济总量看,其与无锡的差距不过6.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00亿元左右大幅缩小,有望在全年跟青岛、无锡和长沙同台竞技。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认为,基础研究中有一类,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应用场景,比如寻找质量的来源或正反物质不对称起源,这些问题是关乎宇宙发展和演化的终极问题,不能用简单需求去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过于强调“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的二分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是漫无目的的,实际上,其目的是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

  对于“什么是正常”的提问,王晓东说,“就像北生所模式与国外大部分研究所模式没有本质区别一样,大家不觉得北生所有多么独特,就是一群科学家在好奇心和荣誉驱动下去做自己的事,他们在意的也是中国顶尖的学术水平能产生怎样的国际影响力,而不是自说自话。”

蔡依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