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让大运河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0 09:08:54

  【科教文卫】单霁翔:让大运河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中新社济宁6月8日电 (王采怡)“近年来,大运河保护传承工作卓有成效,济宁以北的航段已经全部通水。接下来,我们要让大运河‘美’起来,发展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6月8日表示。

  当天,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活动在济宁市汶上县举办,单霁翔在会上作题为《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单霁翔表示,如今,国家建立了诸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博物馆,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面向公众开放,系统地传播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脉络。“接下来,我们要让它‘美’起来,让大运河发展成为民众生活中美丽的、向往的、有尊严的地方。‘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各项数据没有变化,一切正常。”16时作业结束,大家撤出作业地点。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安全通过金竹林1号大桥。作业人员看着安全平稳通过的列车,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完)

  在他看来,20多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成果显著,是双方互为成就、命运与共的结晶。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国与东盟不断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政和商通;得益于双方不时地为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为自贸区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得益于双方积极推动互联互通以及开展了各领域的合作,双方次区域经济合作创新务实,双方地方经贸合作日益活跃,产业合作不断深入。

  记者从中联重科获悉,截至北京时间8日20时,中联重科救援队已从废墟中解救出20多名被困人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4/4572983016467269988.jpg" alt="" />

  郝希山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专家将和临床医生坐在一起,共同为病人出具诊疗方案。而对于医学生来说,“数字医学”时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掌握数字化相关的技能。

  签约参展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已有500余家企业签约参展企业展,第六届进博会筹备正忙,持续显现强大“磁力”。

卢淑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