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启动“古籍今谈”文化品牌活动 促地方志“活起来”

来源: 杭州网
2024-06-23 00:13:22

  中新网杭州6月22日电 (王题题)古今交汇,应“运”而生。6月21日,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古籍今谈”暨“黑胶音乐馆”文化品牌发布活动在浙江杭州大运河音乐公园召开。

  据悉,“古籍今谈”文化品牌活动,演绎的是方志古籍里的运河故事,是对方志文化和运河文化的一种生动诠释与礼敬。该活动的举办旨在“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历史的回声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现代人的思考产生共鸣。

  当天,“古籍今谈”文化品牌活动正式启动,张铭音乐图书馆黑胶分馆在大运河音乐公园(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展示馆)同步揭幕。

  分馆落户大运河音乐公园,杭州张铭音乐图书馆馆长张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表示,大运河音乐公园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的重要文化项目。作为音乐图书馆的馆长,能受邀在这样一个以“音乐”作为关键词和主题的文化之地设立音乐空间,成为杭州市民游客文化交流之地,和民众一起用音乐点亮空间,让音乐成为共同的语言,他感到荣幸和开心。

  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陈国华在致辞中表示,大运河音乐公园是大城北运河新城版图上的桥头堡,正在不断成为杭州音乐演出、主题展演、艺术品鉴、潮流品牌发布等多种类活动与展览的集中地。

  他相信,未来,在省市区各有关单位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专家学者的帮助支持下,在广大市民朋友的热情参与下,这个有书香、有律动、有风景、有思想的文化品牌必定能够绽放出文化的璀璨烟火,必定为高水平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加快发展符合区域特点的新质生产力,为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必定有更多的文化品牌活动,文化研究成果,文化惠民实践诞生在大运河畔。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当天,首期“古籍今谈”文化沙龙活动在现场启动。沙龙活动采用主题情景剧+讲座沙龙的形式围绕范仲淹与杭州的故事展开。

  沙龙上,由大运河博物院筹建办工作人员以北宋诗人范仲淹所写诗词《过余杭白塔寺》为灵感排演的相关主题情景剧于现场上演。紧随其后,杭州市政协智库专家、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宋韵文化研究学者、浙江省作协会员司马一民则携手范仲淹穿越时空,和古籍爱好者们分享范仲淹与杭州的那些事儿。

  现场,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郑金月点赞首期“古籍今谈”文化沙龙活动,他表示,在庆祝大运河申遗十周年这个充满历史意蕴的时刻,应运而生的“古籍今谈”文化品牌活动,是对地方志和档案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生动诠释与礼敬。

  他希望,这一活泼生动的创意平台,能进一步激发公众对方志文化、运河文化的兴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宝贵的历史资源成为滋养当代社会文化自信的源泉。未来,“古籍今谈”也能够成为一个持续发酵的文化 现场,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对方志古籍和历史文化的新一轮关注与热爱,让古籍中蕴藏的文化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不竭动力。(完)

  ——多措并举强主体。2022年,河南省市场主体突破了1000万户、跃居全国第4位,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占到近70%。孙守刚介绍,河南力争2023年新培育“头雁”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0家。

  青海立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供需结构调整,建成“互联网+”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服务平台、青海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系统、青海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自2019年7月30日发行全国首张具备残疾人证应用功能的社会保障卡至今,青海已申领启用103699张残疾人专用社保卡,使用率达100%。(完)

  在福克斯一档专访节目中,桑托斯对话客座主持人、前美国国会众议员图尔西·加巴德时,甚至大言不惭给自己贴上“有勇气”的标签。“我认为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我不得不在媒体镜头前承认这一点,让全美都看到我有勇气认错,为了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我必须面对我的错误。”他说。

  “感觉路上都是车”“地铁客流回暖”......不少市民在社交平台表示。记者通过电子地图查询发现,当天8时05分,进入广州市区的多条主要道路较为拥堵,该市黄埔大道天河站路段西往东方向、广园快速路东站汽车客运站路段西往东方向车多缓慢。

  “目前,泉州对印尼主要出口商品为水产品、机械配件、纺织服装、鞋靴及建筑石材等。”泉州海关驻晋江办事处综合业务科科长赵燕蓉介绍,RCEP对印尼实施后,大部分商品在协定生效后立即降税为零,降税的幅度达到5%-10%。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提前做好自贸协定降税比对,择优办理相应的优惠原产地证书,以便及时、充分地享受关税减让红利。

  “欧洲殖民历史对于非洲国家造成的伤害,不是现在象征性地道歉就能够弥补和偿还的。”田文林认为,对欧洲国家的道歉,非洲国家会“听其言观其行”。欧洲国家没有对非洲国家进行实质性、能够真正改善民生的经济赔偿,却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名义,不断在这一地区制造新的人道主义灾难。

吴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