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招考递补风波,越是高校“自主”越需“自律”

来源: IT之家
2024-05-31 02:10:59

  ■ 社论

  既然“自主招收”的大趋势无法逆转,眼下就更需要教育部门用“严格审查”和“严肃流程”来回应社会的关切。

  据报道,5月27日,一名自称参加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网友在互联网发布举报,称在该校地理学博士录取工作中,7名先前无报名材料公示、无考试成绩公示、无面试考试的硕博连读生进入录取递补名单。在5月23日该学院发布的录取名单中,这7名硕博连读生已经有3名被确定拟录取。学院回应称正在全力调查,将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处理。

  过去几年,一些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陆续取消统一考试,“申请—审核”制成为大趋势。这一制度从诞生之初,社会评价就呈明显的两极分化之势:支持的人认为这样更符合学术选拔和培养的规律,“选择更适合的人去读博士”;反对者则认为此举很可能让博士选拔沦为人情交易,加剧学术近亲繁殖的乱象。

  为了消除这些潜在的风险,多数学校都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不少硬性规定,以保证选拔流程的公平公正。

  就以深陷舆论风波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为例,在其《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中就明确说明,专家要对包含硕博连读考生以及“申请—审核”制考生在内的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方能进入综合考察。此外,《方案》对笔面试流程、评分与录取细则等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

  只不过,当前“申请—审核”制方案并没有公布材料审核入围的标准,也很少明确导师自主裁量权的边界,使得院系和导师在博士研究生招录中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也留了很多可以动“歪心思”的灰色地带。

  一些学院和导师,出于对本校优质生源的爱惜和保护,在情感和操作上就会有所倾斜,这也导致一些“背景”不太好的申请者常常吃“哑巴亏”,稀里糊涂就被淘汰了。

  一面是持续增长的博士申请人群体,一面是不断推出的本科直博、硕博连读等自主招录模式,留给一般申请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也不怪大家都拿着显微镜去看高校招录的各个环节。既然“自主招收”的大趋势无法逆转,眼下就更需要教育部门用“严格审查”和“严肃流程”来回应社会的关切。

  比如,去年刚刚全面转向“申请-审核”制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少学院的博士招生实施方案中都明确写到“招考过程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特别对于本单位职工,不得因为考生是科研团队成员而有额外优惠政策或特殊处理”,一旦发现,“对违规违纪的导师,将取消其招生资格,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取消录取资格,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并视情节要求其1-3年之内不得报考学校博士研究生。”这对导师和考生,都有足够的威慑力。

  言犹在耳,董云虎翻身落马。他生于1962年,恢复高考第三年,考入杭州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到南开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1986年毕业后进入中央党校工作,仕途由此起步。

  但场地的优势仅仅是表面。回顾西南偏南音乐节的创立,最初定位为“摇滚、小众和先锋音乐”,而包容和获取一切新鲜事物才是核心。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西南偏南音乐节不断向艺术、科技等领域衍生,如今已成为新技术的“博览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当年带领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时,人们发现,美国在从贸易全球化这条道路走向“逆全球化”,走向“闭关锁国”。而在拜登上台后,他不仅没有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反而延续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甚至变得更为极端。曹和平认为,自美国发起贸易“逆全球化”运动至今,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在主要大国不担当领导责任的背景下,中国事实上是扛起了维护全球贸易的旗帜,团结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推动全球贸易向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在他看来,中国积极申请加入CPTPP,“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

  2007年6月,唐双宁离开银监会,转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4年12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唐双宁继续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志军生于1965年,部委工作经验丰富,曾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信部历练,后“空降”黑龙江任省委副书记,如今回到国务院任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吴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