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的钱正在流向哪里?上海第一、广州第二、成都第三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1 14:26:22

  来源:城市战争

  2024,中国的“钱”正在流向哪里?

  各大城市的本外币存款(亦称资金总量)增速,是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

  先说结论:

  今年以来,上海的本外币存款净增4923.83亿元,增量排名第一,是全国资金吸附能力最强的城市。

  其次是广州,净增2952亿元,增量排名第二,是全国资金吸附能力第二强的城市。

  排在第三的是成都,净增2323亿元,增量排名第三。

  以上三个城市是今年以来“资金争夺战”的三大赢家。

  此外,天津 、武汉、苏州的资金吸附能力也不错,资金增量都超过千亿。

  相比而言,北京、深圳、杭州、长沙等重点城市的本外币存款,与去年年底相比,均出现了负增长。

  本外币存款如果增长良好,说明该城市居民当下的消费、贷款意愿较好,城市对外地资金的吸引力增强,比如外地人过来旅游、消费、购房,都会增加该城市的本外币存款。

  但如果负增长,一般是这样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企业和个人贷款意愿不强;二是季节性因素;三是可能出现存款“搬家”现象,比如部分存款从银行体系流向其他金融市场,如债券和理财产品。

  下面来详细看看相关数据:

  01

  2024,谁打赢了“资金争夺战”?

  上海第一,广州第二,成都第三

  2024年以来,哪些城市是“资金争夺战”的赢家?以下是中国内地TOP15城市的排名👇

  如上所示:

  上海增量排名第一,今年前4个月资金总量增加4923.83亿元。

  广州增量排名第二,今年前4个月资金总量增加2952亿元。

  成都增量排名第三,今年前4个月资金总量增加2323亿元。

  天津增量排名第四,今年前4个月资金总量增加1379.7亿元。

  武汉增量排名第五,今年前4个月资金总量增加1156.27亿元。

  据此可以认为,上海、广州、成都、天津、武汉等5个城市,成为前4个月“资金争夺战”的赢家。

  另外,北京、深圳、杭州、长沙等重点城市的本外币存款均出现负增长情况。其中,北京减少了3156亿元,杭州减少了531亿元,深圳减少了126.2亿元,长沙减少了520.35亿元。

  这些城市出现负增长,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为当地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意愿下滑,还是因为出现了存款搬家,很多人把存款拿去买股票和基金了?期待懂行的老铁到评论区指点。

  02

  4月份存款,大部分城市都在负增长

  深圳、杭州资金增速,也突然变慢

  再来看看环比数据,也就是4月和3月的比较,以下是中国内地TOP15城市的排名👇

  如上所示,和三月份相比,除了上海和天津,其他所有城市的本外币存款均出现了负增长,说明4月份各大城市的经济下行压力普遍较大。

  其中,资金总量跌幅最大的城市是苏州,环比负增长3.9%,其次是长沙,环比负增长2.92%,深圳环比负增长2.9%,杭州环比负增长2.7%。

  上海环比增长0.24%,天津环比增长1.5%,是环比增幅最大的城市。

  从资金总量来看,截止2024年4月末,排名1~6位的城市依次为:

  北京(24.33万亿)、上海(20.94万亿)、深圳(13.32万亿)、广州(8.96万亿)、杭州(7.71万亿)、成都(6.04万亿)。

  北京、上海在资金总量上可谓遥遥领先,均超过20万亿,分别占全国的8.2%和7%。深圳以13.3万亿的资金总量稳居第三,占全国4.47%。

  北上深的资金总量遥遥领先,除了经济发达外,还因为它们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拥有全国性的金融要素平台。

  重庆的GDP和广州差不多,但重庆汇聚的资金总量只有广州的60%左右。

  再来看看同比增速。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5万亿元,同比增长6.4%。

  也就是说,资金总量增速超过6.4%就是跑赢了大盘,如上所示,4月份资金增长跑赢大盘的城市只有北京(8.54%)、 广州(6.6%)、天津(10.65%)。

  资金增速较慢的是郑州(1.2%)、长沙(2.9%)、深圳(2.9%)、重庆(3.3%)。

  值得一说的是,今年以来,广州还拉大了与杭州的领先优势,2023年底,杭州的资金总量只比广州少9000亿,一度要追上广州了。而到了今年4月,杭州资金总量则比广州少1.25万亿。

  以下是杭州近一年多的资金增长情况👇

  如上所示,杭州本外币存款在去年,还是狂飙突进的势头,同比增速没有低于10%的,但今年开始突然变慢了。

  再来看看深圳最近一年多的资金增长情况👇

  如上所示,深圳本外币存款在去年也是狂飙突进的势头,同样从今年开始,增速突然变慢。

  当然,城市的资金总量一直在变化中,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变化,反映出的信息很有限,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仍需要继续观察。

  延伸阅读:

  最长“地铁”开通!全球最大的城市区域诞生

  深圳突然反超上海!中国外贸第一城易主?

  环线高铁,会如何改变长三角?

  微信扛着腾讯走!Temu扛着拼多多!广州是中国互联网的福地

  中国最高文化盛典,为什么放在深圳?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如今内地和香港终于通关,无疑给香港旅游和零售业打下一剂强心针。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数据,截至9日下午4时,初步统计落马洲、港珠澳大桥、深圳湾、文锦渡、中港码头和港澳码头,共有28238人次过关,其中入境香港有9198人次,出境香港有19040人次。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表示,截至9日下午6时,已有超过47万人通过网上系统预约前往内地。

  德国耗资7亿欧元的氢旗舰项目也继续推进,电解槽的规模化和系列化生产、海上风电无并网制氢、氢运输技术均取得进展,氢能经济发展步入正轨。另一方面,德国还在探索利用微生物和阳光可持续生产氢;与日本合作,把氨作为氢的载体,研发新型综合反应堆技术。

  “回顾2022年,CPI同比高点出现在9月份,但涨幅也仅为2.8%,全年CPI同比中枢大概率在2.0%左右,处于温和状态,与海外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PPI方面,2022年PPI同比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征。年初PPI同比高达9.1%,四季度则转入通缩过程。”王青表示,前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同时,2022年居民消费需求偏弱,供应较为充分,市场供应平衡不支持物价较大幅度上涨。综上,预计2023年CPI将延续2.0%上下的温和走势。

  是否白肺需要医生确诊,并给予相应的专业化的医学治疗,从简单的吸氧到去除它的风险因素,到抗感染治疗,到无创通气,高流量吸氧,甚至插管上呼吸机,有时候还可以用膜肺来维持机体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等。提醒患者,一旦症状有加重的情况,及时到医院来就诊,早发现比晚发现在干预的有效性上,在救助的效果上,在降低病死率上都要好,这点还是提醒大家给予充分的关注。奥密克戎有出现严重病例的可能,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的、科学的应对它,我们胜算的机会更大,风险会更小。希望大家都能在奥密克戎这场战疫中保持健康,如果得了以后能够尽早的恢复健康,不发生重症;如果发生重症的话,能够及早的发现和有效的治疗,希望大家都好。

  <strong>沉默性低氧、“白肺”是怎么回事?</strong>

  把守护者的责任传下去

梁柏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