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新建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服务恶劣天气临近预报

来源: 知识网
2024-06-20 10:46:21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依托新组建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首获连续近3年的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大气廓线持续观测数据,可为恶劣天气临近预报提供数据基础。

  同时,该连续观测数据还将为研究青藏高原上空的天气过程和环境变化,评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这项青藏高原大气研究重要进展,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完成,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刊物《大气科学进展》(AAS)发表。

  该团队在2021年建成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 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成覆盖青藏高原西风、季风传输断面的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全天候实时观测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风速、风向、气压等数据。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陈学龙研究员介绍说,大气廓线是指不同高度大气中的氧气、水汽和其他微量气体的垂直分布数据。释放探空气球观测可获取垂直分辨率较高的大气廓线,但观测受到天气和经济条件制约,每天观测次数有限。而微波辐射计可在几乎所有天气条件下,以分钟为时间分辨率进行实时连续无人值守观测,并反演大气廓线,捕捉到中小尺度系统的大气热力结构,分析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对流层快速变化信息,弥补探空气球观测的不足。

  基于此,研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喀什、茫崖、那曲、昌都、温江、定日、藏东南、墨脱等地8个无线电探空站,以及慕士塔格、阿里、珠峰、藏东南、那曲、茫崖、昌都、乐山、墨脱等地9个微波辐射计,新组建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精准测量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监测高原上空对流层大气的水热结构变化。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负责人马耀明研究员表示,研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系统收集的近3年数据,结合8个无线电探空站观测数据分析发现,昌都、那曲的高原“热岛”效应最为显著,这为分析青藏高原“加热”引起的“热岛”效应提供了独特的观测视角。(完)

  在第一次乘坐中国产铁路客车后,旁遮普省拉瓦尔品第市的银行家伊姆兰·库雷希对乘车体验非常满意。库雷希说,因为工作原因自己平时需要频繁往返于拉瓦尔品第和拉合尔之间,今后乘坐绿线特快列车将是他的出差首选。

  韩媒报道称,韩国如不改革国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年金将于2055年枯竭。

  2016年,研究团队创造了持续时间仅为380阿秒的可见光闪烁。借助同样的技术,该团队聚焦激光,从钨针尖端剥落电子并将其打到真空中,获得了持续时间仅53阿秒的电子脉冲。

  春节长假期间,天津滨海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约3.6万人次,日均航班量超过290架次。旅客出行模式与之前预测趋势一致,因假期前期旅客出行较为分散,客流高峰日不甚明显。至假期后期,1月26日(初五)和27日(初六)两天,机场旅客吞吐量明显增长。特别是27日,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超过了5万人次,单日运输架次超过380架次。据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天津滨海机场旅客出行排名前几位的城市分别为成都、广州、西安、上海、昆明、三亚。

  跟英美和香港的名校相比,澳门高校整体的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不算高。柳君一位同学本来已经被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录用,后来人事查了澳大的QS世界大学排名,发现没在世界前300,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收回offer,二是降薪3000元。

  据了解,春节长假期间在成都环线及主要放射线高速,共计20条高速的重点区域,布设180路事件检测分析系统,覆盖600公里重要点位,流量流速自动监测报警,拥堵事件早发现、早处置,有力保障成都放射线、路网主干线通行效率。并对历年常发生冰雪的13个路段,制定“一路一策”应急措施,实施分类分级处置。针对冰雪灾害突出的雅西高速,引入新型航空发动机喷气式吹雪装备,抢通时间同比下降22.2%。联合实施事故快处快撤、借用应急车道通行、“远端分流、中端截流、近端管控”等保通保畅措施,对成雅、成南、成巴等13条易拥堵路段,细化落实缓堵保畅措施,打通“肠梗阻”。

曹静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