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英伟达!科技巨头成立联盟,制定AI加速器连接标准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5-31 04:38:55

  来源:华尔街见闻

  英特尔、谷歌、微软、Meta以及其他科技巨头周四宣布成立一个新的行业组织——“Ultra Accelerator Link (UALink) 推广组”,意在制定行业标准,领导数据中心中AI加速器芯片之间连接组件的发展,挑战英伟达在AI加速器一家独大的地位。

  联合制定AI加速器连接标准,挑战英伟达

  “行业需要一个可以快速推进的开放标准,这种标准允许多家公司为整个生态系统增加价值,”AMD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经理Forrest Norrod表示。“行业需要一个允许创新快速进行且不受任何单一公司限制的标准。”

  广义上讲,AI加速器是指GPU及其他定制设计的解决方案,用于加速AI模型的训练、微调和运行的芯片。UALink提议的标准版本一,UALink 1.0,将连接多达1024个GPU AI加速器,组成一个计算“集群”(pod),意指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机架。根据UALink推广组的说法,基于包括AMD的Infinity Fabric在内的“开放标准”,UALink 1.0将允许AI加速器所附带的内存之间的直接加载和存储,并且与现有互连规范相比,总体上将提高速度,同时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该组织表示,将在第三季度创建一个名为UALink的联盟,以监督UALink规范的发展。UALink 1.0将在同一时间段内向加入联盟的公司提供,而带有更高带宽的迭代版规范UALink 1.1,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Norrod表示,第一批UALink产品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

  英伟达:不想参加,也没必要

  分析认为,由于明显缺少了当今最大的AI加速器生产商英伟达,该组织的成立就是为了挑战英伟达在AI领域一家独大的地位。目前,英伟达AI加速器的市场占有率估计在80%到95%。

  目前英伟达对此事未予置评,但很明显,该公司并不热衷于支持UALink。分析认为,英伟达已经为数据中心服务器内的GPU链接提供了自己的专有互连技术,所以可能不太愿意支持基于竞争对手技术的规范。

  因此,英伟达不想参与,也不必参与UAL ink。

  微软、Meta、谷歌最有动力

  分析认为,除了AMD和英特尔,UALink的最大受益者似乎是微软、Meta和谷歌,这三家公司总计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购买英伟达的GPU,以支持其云服务并训练其不断增长的AI模型。它们都希望摆脱英伟达作为AI硬件生态系统供应商过于强势的局面。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Gartner估计,今年服务器中使用的AI加速器的价值将达到210亿美元,到2028年将增加到330亿美元。与此同时,Gartner预计,到2025年AI芯片的收入将达到334亿美元。

  谷歌有用于训练和运行AI模型的定制芯片——TPU和Axion。亚马逊拥有几个AI芯片家族。微软去年也加入了这场竞争,推出了Maia和Cobalt。而Meta则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加速器产品线。

  此外,据报道,微软及其密切合作伙伴OpenAI计划在超级计算机上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训练配备未来版本的Cobalt和Maia芯片的AI模型。而这些芯片需要某种方式连接——也许这就是UALink的用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王许宁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23年开局,中国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先涨后跌。临近春节,成品油价迎年内首次下调。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兴隆堡镇,十月稻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队。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7日电 (谢雁冰 邢翀)首站到访埃塞俄比亚、再到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并访问非盟、阿盟总部,中国外交部长秦刚非洲之行足迹遍布非洲大陆东西南北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厦门1月17日电 (杨伏山 杨雨嫣)历经三年建设,福建省首座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厦门翔安大桥主桥于17日通车,进出厦门岛最快只需5分钟。

  此外,宁波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3856.1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同期宁波市进出口总额的30.4%;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66.5亿元,同比增长4.7%,占同期宁波市进出口总额的25.8%。

  “未来金融科技要行稳致远,就必须始终坚持科技为本,制度为基,注重发挥制度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激励约束作用。”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说。由毕马威发布的《2022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则指出,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监管规定、行业标准、自律规则等制度安排,加快形成多层次的金融科技制度规则体系。

陈正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