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广汽埃安、赛力斯,5月新能源车卖爆了!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2 23:59:32

6月2日,多家新能源车企5月销量和交付量数据出炉。

刚刚实现交付的小米汽车,也公布了5月交付情况——共交付小米SU78630辆。小米集团CEO雷军表示,小米SU7即将进入新一轮的交付提速,6月将确保交付超过1万辆。从6月起,小米汽车工厂正式开启双班生产,提拉产能。

此前,已有多位业界专家判断,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将有力刺激汽车消费,进而拉动汽车市场升温。

比亚迪、埃安领涨

6月2日,比亚迪晚间发布5月产销快报,当月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33.18万辆。其中,5月份比亚迪共销售纯电动车14.64万辆,同比增长22.40%;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8.41万辆,同比增长54.07%。

从销量结构上来看,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增幅更为显著。近期,比亚迪刚刚发布了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继续刷新并降低汽车油耗。

同时,比亚迪还同步上市了两款搭载该技术的车型——秦L DM-i、海豹06 DM-i,上述车型的综合续航可以达到2100公里。

比亚迪之外,广汽埃安5月的销量较为抢眼,共销售4万辆,环比增长42.5%。据悉,5月份埃安在国际化方面动作频频。先后进驻了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市场。

此外,赛力斯5月的销量增势也非常突出。赛力斯(601127)发布的5月产销快报显示,赛力斯5月销量达3.41万辆,同比增长298.62%;今年1—5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5.68万辆,同比增长342.35%。

据悉,5月31日,赛力斯实现了产品焕新,AITO问界新M7 Ultra正式上市。据悉,该车的目标是首周交付4000台,实现上市即交付、上市即上量。

多家车企5月交付上涨

受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的拉动,5月车市“涨”字当头,多家新能源车企的交付量均实现了大涨。

其中,理想汽车公布5月交付新车3.50万辆,同比增长23.8%。截至5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77.46万辆。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透露称,理想L6自4月24日开启交付以来,共计交付超1.5万辆,创造了理想汽车新车型交付的最快纪录。在全新产品价格体系的推动下,2024款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的销售势能也在稳步提升。

蔚来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2.05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3.8%,环比增长31.5%;今年1—5月,蔚来交付新车6.62万台,同比增长51%。截至目前,蔚来已累计交付新车51.58万台。

小鹏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成绩显示,2024年5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1.01万台,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8%。2024年1—5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4.14万台,同比增长26%。

据悉,今年5月,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澳大利亚、法国市场,将为澳大利亚、法国市场的用户带来小鹏汽车旗下重点车型,包括小鹏G9、G6等。

刚刚登陆美股市场的极氪汽车,也实现了交付量的继续增长。数据显示,5月,极氪汽车交付新车1.86万台,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

造车新秀小米汽车5月份共交付8630辆新车。雷军表示,小米将继续加大生产力度,确保6月份单月交付过万辆,全年目标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

政策拉动车市升温

5月份新能源车企销量和交付量的集体大涨,与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拉动有密切关系。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预测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对车市私人新车消费会带来百万量级的增量,5月车市必然一扫低迷实现较好增长。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政策对于市场的刺激效应非常显著。乘联会的数据显示,5月1日—2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62万辆,同比增长2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36万辆,同比增长29%。

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契合汽车消费升级趋势,利好于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品牌。从供给端来看,我国自主新能源车也抓住了这一波汽车消费升级和增换购需求的释放,2024年自主高端新能源车型将迎来密集投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比亚迪、广汽埃安、赛力斯,5月新能源车卖爆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郭某某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底线,丧失了基本的初心,言辞非常恶劣,这种人在公务系统只会给群众带来巨大损失。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持平,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比上月加快5.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股份制企业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8%;私营企业增长1.6%。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5.4%、69.1%。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比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

  五要强化宣传服务,继续开展“高考护航行动”,解决好考生“急难愁盼”,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加大各类涉考涉招培训机构治理,传递以生为本的“正能量”。

  从“三驾马车”来看,深圳的表现均十分亮眼。今年一季度,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57.99亿元,增长11.8%;外贸方面,在进口负增长形势下出口逆势增长23.8%,最终支撑进出口总额增长7.4%。

  “深圳相比苏州转型步调是比较早的,目前的阵痛已经不明显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近十年之前,深圳很多制造业就已经开始向东南亚以及像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区外迁,这些年看起来没有高歌猛进,但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今天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与之相比,苏州尽管也正在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但是从结构调整来讲至少比深圳晚了五年”。

  从前十阵营来看,除苏州外,其余城市GDP增速相比去年全年均有明显回升,其中深圳、重庆、成都、杭州、南京均跑赢全国大盘(4.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州GDP增速(1.8%)在十强城市中垫底,但仍以31亿元的微弱优势力压重庆,全年能否夺回“第四城”的位置,成为一大悬念。

曾尧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