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度提升500多倍 中国科研团队在深海探测领域获新突破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03 17:00:00

  中新网合肥4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智能所陈池来研究员团队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新突破——将水下质谱对水中甲烷的检测灵敏度提升500多倍,有望实现海洋及湖泊甲烷背景监测及分布感知。

  在前期深海质谱研究基础上,研究人员将水体溶解甲烷检测灵敏度提升500多倍,达到海洋及湖泊本底溶解甲烷检测水平,实现了从溶解甲烷异常事件监测到背景甲烷长期监测的跨越。

  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分析化学期刊、一区Top期刊《塔兰塔》(Talanta)上。

  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每年从海洋、湖泊等水生态系统中排放的甲烷占全球总量的约53%,因此,有效监测海洋甲烷向大气的排放通量至关重要。此外,甲烷还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这种新型清洁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能源之一。因此,海洋甲烷监测对于海洋环境感知、甲烷异常区域发现、海洋能源勘探、海洋科学研究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海洋中的甲烷浓度低、变化大等特点,当前对海洋溶解甲烷的检测数据仍然很少,对海洋甲烷通量的估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深海质谱仪是实现海洋溶解气快速检测的重要海洋装备,因其检测灵敏度有限,也只能对特定区域或异常事件进行检测。

  陈池来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深海质谱、MEMS技术及MEMS质谱等智能微系统技术研究。2023年,团队研制出深海质谱仪(名为智微号深海水下质谱,ims-UMS),并在某海域成功完成多次海试,获得了海洋廓线重要溶解气信息。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团队针对样本水气高、检测仪器空间有限等问题,研制出小体积、低功耗的在线除水系统,同时优化进样气路设计,成功将其集成安装于智微号深海质谱仪中。这一改进在维持目标检测气体高渗透通量的同时,将质谱仪的真空度提升超过2个数量级,对甲烷的检测限从高于16纳摩/升降低至0.03纳摩/升,提升了超过500倍,达到深海及湖泊等水域甲烷本底信号检测的水平,有望实现海洋溶解甲烷的无差别监测。

  据了解,研究团队下一步将基于该技术开展大空间、宽时间范围内本底甲烷的原位检测研究,以及H2、He等有指向性的极低浓度气体原位检测研究。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实现甲烷通量计算、全球气候研究、羽流寻迹、冷泉发现等提供了重 要技术基础。(完)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春节消费前瞻报告》显示,节前餐饮文旅市场“年味儿”十足,1月9日至15日(腊月十八至腊月廿四)期间,春节相关订单超过2700万单;“年夜饭”关键词的搜索量超过320万次,“年夜饭”下单量环比增加202%。

  “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本项赛事由中国围棋协会、俄罗斯围棋联盟主办,南宁市青秀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广西围棋协会、华智体育产业股份公司承办。(完)

  就读于新绛县希望学校的武某博系留守儿童。夹在茶几玻璃下的几张“进步奖”奖状,可以看出其这两年学习成绩进步明显。泉掌镇新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对其进行慰问时,外出务工的父母还未返家。

送上新春祝福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67/9760945471508022103.jpg" alt="" />

黄易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