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家企业参展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来源: 红网
2024-06-07 22:52:21

  国铁集团科信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建成了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形成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该负责人提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国铁集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贝诺段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旗舰项目建成运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畅通稳定,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本届展会,国铁集团专门设计了以“迈向现代化的中国铁路”为主题的展区,运用裸眼3D、高清图片、短视频、实物模型、模拟驾驶等展陈方式,全方位介绍中国铁路路网建设、运输经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集中展示中国铁路发展成就。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展区集中展示了最新的铁路技术装备研发成果,包含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关键技术——简统化接触网、铁路勘察的“天眼”——多源航空遥感综合勘察系统装备、小型轻量一体化地质雷达等二十余项先进技术产品,充分展示了中国铁设在铁路勘测、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国江在展区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时说,这次展会是中国铁路比较先进、成熟、可靠的一些技术和装备的集中展示。过去几年,我们在海外建设了多个重要项目。如今,巴基斯坦的橙线项目运营状态良好,深受当地民众喜欢;中老铁路客货两旺,预计到今年底将基本实现现金流的平衡;匈塞铁路在中东欧国家影响巨大;雅万高铁实现了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走出去”,自今年10月份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急剧攀升。

  在鞠国江看来,中国铁路“走出去” 最大的优势就是具备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从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到物资材料、技术装备,以及到工程验收和未来运营的一整套方案,都可以独立完成。“如今,中国铁路的‘名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熠熠生辉。”

  在实际案例中,魏昌东提到,上述官员的做法已不新鲜,最新“玩法”是“白手套”资金代持,官员本身不参与其中,权钱交易的线索虚化,甚至被掩盖,这加大了腐败治理的难度。

  “受多种因素影响,蒙古国沙尘暴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未来需要大量研究。蒙古国野外研究站、监测设备和仪器等相对缺乏,十分不利于研究工作开展。”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宁曾谈到。张小曳曾作为联合国专家前往蒙古国调研,他说,中国气象局和蒙古国长期合作,帮助对方建观测站,但是那边无力投入人、财、物,观测站维持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状态。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转战地方后,担任过合肥市副市长;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后晋升省部级高官,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等职。

  即将于下周访问美国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启程前同时对中俄发难。不仅暗示对乌军援,还妄自将台湾问题说成所谓“全球问题”,并称坚决反对所谓“依靠力量改变现状”。对此,中国外交部连续两天严正回应。而在韩国国内,对于尹锡悦为何在此时抛出这样一番言论,同样感到大为不解。

  2月9日,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澳贸易部长法瑞尔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没有拒绝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提出的新鲜龙虾出口申请,我认为这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积极信号。”法瑞尔不愿意透露第一批澳洲龙虾何时抵达中国,但《南华早报》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龙虾贸易将获准在3月份恢复。

嵇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