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渔三代”用大黄鱼奏响海洋牧歌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1 20:07:18

  中新网温州5月31日电 (曹丹 周舟)晚上十点,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30多海里外的南麂岛渔业养殖基地里,一条条刚捕捞上岸的金色大黄鱼不停地跳跃着,渔民们麻利地进行分拣,放进海水和碎冰混合的低温箱里。

  “今晚我们要打捞3000斤大黄鱼。”九三学社社员、温州海派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端萍介绍,“我们都是定制化捕捞,客户定多少我们当晚就捕捞多少,保持大黄鱼新鲜口感。端午临近,大黄鱼用于送礼、酒店宴席较多。”

  林端萍是土生土长的南麂岛人,父亲和爷爷都是渔民。从浙江海洋学院(现浙江海洋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到电力部门上班,两年后决定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从事大黄鱼养殖工作。“大海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池,回到家乡的我总觉得能量满满。”林端萍说。

  南麂岛海域每年冷暖洋流交汇,天然饵料丰富,是野生大黄鱼产卵与洄游索饵的理想地。在江浙一带,大黄鱼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菜肴,但是传统的水产养殖低产低效,当地渔民用“靠经验、靠体力、靠天气”道出了这个行业的困境。

  “网箱养鱼是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网箱结构简单,框架主要是木板和泡沫板。我结合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成果,引进挪威的技术,用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养殖大黄鱼,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养殖容量大、养殖场环境好等优点。”站在捕捞的渔船上,林端萍指向养殖区浮动的圆形网箱介绍,“这里最大的网箱周长达96米,每个网箱内有上万条大黄鱼,年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科技赋能助力大黄鱼产业丰收。为了让自己的大黄鱼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放心鱼”,林端萍将每条大黄鱼都附上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在扫码后可以了解这条鱼的投苗、养殖、捕捞等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的“身份”信息,让林端萍的大黄鱼广受市场好评。

  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回到南麂岛创业稳定后的林端萍,开始将目光从养殖基地投向更远的远方。“乡村有很多值得向全世界消费者‘安利’的农产品。”林端萍说。

  南麂大黄鱼、平阳鸽蛋、怀溪番鸭、平阳马蹄笋、吴垟山饭糍、益蜂堂土蜂蜜……林端萍对平阳县的农产品如数家珍。2021年,林端萍与青年农创客联合设立了平阳县农创客联合会并出任会长,为当地200多名农创客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娘家”,共奔乡村振兴致富路。

  开办农创客供销共富市集、打造年货节、探索直播带货模式……在农创客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土特产”摇身一变,成为致富路上的“新招牌”。

  今年5月,温州市大黄鱼产业联合会成立,林端萍当选首届会长。“第一产业是可以跨界致富的。去年,我开始探索一、三产业融合下的致富模式,在南麂岛设立了海洋牧歌渔旅体验园,为游客提供海钓休闲、亲子游园、捕捞体验等服务。”林端萍说 。

  林端萍的故事只是之江大地上无数青年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在浙江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背景下,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充分发挥在科学技术、医疗卫生、高等教育等领域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以问题为导向,以调研为抓手,助力社员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智。

  谈及未来,林端萍希望推动乡村产业向纵深发展:一方面联合温州市大黄鱼养殖户,打响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品牌商标,另一方面鼓励更多青年人才来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完)

  从“人水相争”变成“人水相依”,一字之差浓缩着闽湖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之变,记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肺病科每3至5天和保康县中医医院进行一次远程会诊,截至目前,已为保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5位新冠重症患者和12位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指导,治愈出院92人。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你知道上世纪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吗?那分别是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档案。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介绍,国家典籍博物馆在1月开幕“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将四大文献荟萃一堂,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虽然按照《日美安保条约》,作为盟友的美国对日本有保护义务,但美军从阿富汗仓皇撤离等事件,让日本深切感受到美国“关键时刻从来都只顾自己,不管盟友”。因此,日本积极发展军力,也是为了避免未来经历类似于“喀布尔时刻”“西贡时刻”的尴尬。

  据统计,自1月8日至18日共11天,担负着广西重启中越国际道路客运服务的第一个口岸——凭祥友谊关口岸公路接驳出入境旅客5139人次,其中中方接驳运输越南入境旅客5094人次,越方接驳运输中国出境旅客45人次。

张瑞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