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6元买到“军事机密”立马报警 国家部披露一起案例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9 21:20:53

  中新网6月13日电 国家安全部6月13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了一起涉及“军事机密”的案例。具体如下:

  国企职工张大爷退休后爱好收集军事类报刊读物,是个妥妥的军事迷。最近张大爷在家门口花了六块钱,没曾想竟买到了“军事机密”。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有价”的涉密书籍

  张大爷拎着书回到家,一进屋就研究起来。谁知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几本书的封面上分明标注着“机密”、“秘密”字样,看着也不像是谁的信笔涂鸦。张大爷心想,自己这是把国家的军事秘密“买”回了家,这万一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买了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张大爷立马拿起电话,拨打了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并将这四本书送交当地国家安全机关。

  “无 价”的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根据张大爷提供线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所有涉密资料进行回收处置,并对废品收购站老板进行了调查问询和保密教育。

  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发现,向废品收购站出售涉密资料的为某军事单位涉密人员郭某和李某。此二人保密意识薄弱,贪图省事,未按照涉密文件销毁流程,擅自决定将待销毁的8套共计200余本涉密资料作为废品出售。该批涉密资料总重30余公斤,以每公斤0.8元价格卖出,二人仅获利20余元。

  经国家安全机关全面查证,得益于张大爷的热心举报,相关涉密资料并未进一步扩散传播,未对我军事安全造成实质性危害。事后,相关单位在国家安全机关指导下及时堵塞保密管理漏洞,相关责任人也依法受到相应处理。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反间谍安全防范重点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事项、场所、载体等的日常安全防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面对新旧动能变化,产业结构调整,高价值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建筑建材行业技术工人断层风险已成共识,身怀绝技的老技工离岗,而青年技工培养又任重道远,打破人才培养瓶颈,将成为必争高地。

  郭晓杰分析,河北省委书记在会上提到持续优化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是河北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内容。“五大环境既各自独立又互为支撑,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五大环境是河北营商环境系统工程下的五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河北营商环境的优化。”

  阳过之后总睡不好,有时整晚躺床上都无法入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需要吃点助眠的药吗?

  <strong>(新春走基层)高铁“青锋侠”:日夜守护,织牢“安全网”</strong>

  杨德龙则认为,上述观点也有一定道理。从一月份及假期的趋势来看,今年全年的热门主题肯定是消费。

  展望未来,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由之路,无论是面对建筑存量市场变革还是政策刺激下的增量崛起,唯有洞悉机遇,以变应万变方能制胜未来。

杜得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