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1 18:41:06

  中新网3月27日电 国家卫健委网站27日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解读。解读称,《通知》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从六个方面对加强助产服务提出具体要求。

  解读全文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解读

  助产服务是基本医疗服务,关系母婴安全健康,事关千家万户幸福。为确保助产服务可及性,提高助产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在广泛听取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委制定印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

  二、主要内容

  《通知》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从六个方面对加强助产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强化助产服务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二是主动公布助产机构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方便群众有序就医。三是强化助产服务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优化孕产期保健服务,促进安全舒适分娩。五是规范助产服务资源调整,明确调整程序,确保助产服务可及性。六是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构建促进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重点问题解读

  (一)关于助产服务规划布局。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编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对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服务资源进行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2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人口30万以下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助产服务能力。

  (二)关于助产服务资源调整。

  《通知》对助产服务资源调整作出规范要求。一是严守服务底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任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的除外。二是规范调整程序,公立医疗机构拟关停产科要广泛征求建档孕产妇意见,书面征求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切实保障群众看病就医权益。三是保障服务衔接,医疗机构产科停业,应按规定经登记机关批准,制订业务调整预案,妥善做好孕产妇产检和住院分娩接续服务,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岗位,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移交。

  (三)关于生育友好医院建设。

  《通知》提出,助产机构要加强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足额配备医护人员和设施设备,合理设置门诊候诊区域,优化产科诊室布局和服务流程,营造温馨、舒适的分娩和住院环境。在优化服务方面,推进全面预约诊疗,推广预约住院分娩,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积极开展镇痛分娩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家属陪伴分娩,促进安全舒适分娩。在改善条件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加强高品质、普惠性产科床位设置,结合院内资源调整优化,增加产科病房单人间和双人间数量,切实改善产科住院条件。

  (四)关于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布鲁塞尔2月6日电 2月5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和比中协会携手举办联欢活动,共庆兔年新春。

  <strong>近5年,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2月6日电(姚鹏鹏 陈思安)“要做一个‘土’警察,跟民众做朋友,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工作才会水到渠成。”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贵港站派出所线路民警覃鸿伟6日说。

  报告指出,如今媒体智能化进程已经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是因为新技术让“万物皆媒”,更是因为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已经是重要生产力,将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而AI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邀你共赏万家灯火!图片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6/3596651962.jpg" alt="" />

林宛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