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走进“亚运遗产”:感知体育精神 汲取自信力量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6 22:22:26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张煜欢)“体育的意义不止于几块金牌,它有着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包括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对特殊儿童来说,体育激励着他们增强自信、强健体魄,对其将来回归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14日,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玲蔚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日,2024年纪念亚运一周年系列活动——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研学亚运场馆活动及捐赠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活动希望凝聚各方合力,助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激发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当天,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组织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杭州市艮山路学校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百余名师生前往杭州亚运会场馆——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以及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

  走进杭州亚运会博物馆,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立即被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雕塑所吸引,纷纷上前合影留念。走进“亚运与杭州”“亚运与亚洲”“亚运 与未来”三个展厅,孩子们认真了解了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筹办全貌,以及亚运会70多年的历史与人文印迹。博物馆内,先进的数字技术、绝妙的灯光效果和充满未来感的音效,让孩子们连呼“神奇

  以体育心,以心育人。在李玲蔚看来,体育事业应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通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将拼搏与不放弃的积极理念传递给更多特殊儿童。

  “我的办公室里就挂着两幅特殊儿童的画作,两幅画都是以亚运会为主题的,我看到画的第一眼内心就十分激动,他们画得太好了。这些孩子也在用手中稚嫩的画笔,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玲蔚说,社会各方还应发挥合力,用更广阔的胸怀去包容这些特殊儿童,以及其家庭。

  研学结束后,主办方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杭州市体育局和安踏集团向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杭州市艮山路学校分别捐赠50万元运动装备。

  “我相信大家的目标和愿望都是一致的,希望给特殊儿童等弱势群体带来一份关心和关爱,并把爱传递下去,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没有被社会遗忘。希望他们将来长大能够顺利回归社会,积极参与到方方面面的社会活动当中来。”李玲蔚说。(完)

  2017年5月,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自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担任东道国。在会上,我国提出了南极“绿色考察”倡议,首次发布了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

  《三年行动》提到,在开放水平提升上,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开放平台作用,放宽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条件,积极吸引利用外资,支持申报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开展园区结对共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9日电 “我的油箱里已经没有足够的油来完成这项工作了。”当地时间1月19日上午,新西兰总理阿德恩突然宣布将于2月辞职,她称自己不再有“足够的精力”来领导国家。

  退役后,他们的“梦”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下去。在冰上艺术中心之外,现如今庞清佟健旗下品牌冰场还包括冰雪学校以及国家速滑馆培训点。

  语言翻译服务120转9

  在闽南古厝中,菲律宾华侨柯文坛带着两个儿子围桌而坐,向他们讲起父辈在海外奋斗拼搏的创业史,畅叙对家乡的期盼和祝福。

黄秋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