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立体停车场尴尬局面待破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6 00:53:21

  然而记者连日走访发现,由于操作复杂、车位偏窄易剐蹭、停车库位置设置不合理等原因,东莞市目前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利用率并不高,有的连地面第一层都停不满。立体停车库的尴尬局面该如何破解?

  走访

  有车主称“有地面车位就不去立体车库”

  随着东莞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东莞市停车矛盾日益突出。在缓解市民“停车难”的过程中,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以用地集约、造价较低、自动存取、管理便捷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为改善东莞市停车环境、缓解局部停车难问题,2019年12月,东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举措加快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根据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29日,东莞市共完成了东莞市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库等38个立体停车库建设,提供11646个停车位。近日,东莞万江街道又有3个立体停车库投入使用,分别位于万江街道综合办事楼、万江医院和万江龙湾湿地乐跑公园旁,新增近800个停车位。

  这些立体停车库目前使用状况如何?记者走访了位于万江街道的三家立体停车库。

  东莞市人民医院垂直循环智能立体停车场是目前东莞市最大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该立体停车场总投资约6100万元,停车泊位1008个,于2021年5月1日开放使用,是当时国内同类停车项目中最大、技术先进的项目,也是东莞最大的垂直循环立体智能停车项目。走访当天9时许,记者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库外发现,车库显示仍有余位260个,但车库保安告诉记者,该车库仅供医院职工使用,不对外开放。

  记者随后来到了位于万江街道综合办事楼的立体停车库。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立体停车库周边的地面停车位已经停满了小汽车,没有余位,但立体停车库上仍有不少余位。记者观察发现,有一名车主围着立体车位转了几圈,最后还是等待地面车位有余位后停在了地面车位上。

  “我的这辆车停不进去。”车主黄女士告诉记者,万江街道综合办事楼的立体停车库车位很窄,黄女士认为她的车也不是很大,但就是“停不进去”。“平时那些车很多都剐到轮胎,侧边的轮胎都受损了,我的车被剐过很多次。”黄女士对立体车库的停车难度颇感无奈。

  此外,黄女士还告诉记者,一些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不仅不好停,还存在安全问题。“机子有毛病,有时候人在车里边它就感应不了,别人(操作人员)没看到人在车里面,机器就自动把人也升了上去。”黄女士表示,鉴于立体停车库的车位较窄而且频繁出现一些“小毛病”,黄女士宁愿去停路边的地面收费车位。“有地面车位的话,我肯定要停地面车位。”黄女士说。

  而在万江龙湾湿地乐跑公园立体式停车库,记者看到,该车库连地面第一层都没有停满,与此同时,该立体停车库紧挨的道路两侧泊位上,车辆停得满满当当。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现场的停车收费告示牌了解到,立体停车库的收费价格要低于路面泊位,但还是无法吸引车主到立体停车库停车。

  分析

  提升用户使用 感受按需规划建设

  记者走访发现,东莞市目前正在运营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立体停车库为何“不受待见”?记者采访了东莞相关业内人士。

  “首先是使用习惯的问题。”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立体停车库出现前,许多车主连地下停车场都不太愿意停,大部分都会选择地面停车,而随着东莞市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多,地面车位越来越紧张,车主也逐渐接受了使用地下地库,因此,对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而言,广大车主还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此外,东莞目前采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升降横移、随机循环等立体车库类型,其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在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用户使用感不佳就更不会来。“东莞市去年新建了9个立体停车库,现在的车位稍微宽一些,之前修建的立体停车库车位没那么宽,现在的汽车尺寸又越来越大,老式立体停车库停车时就不是那么顺利,相对来说容易产生一些剐碰。”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化程度高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基本上都能实现不需要人为干预,以此实现高效运转。“东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应该进行智能升级,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其次,该业内人士认为,东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目前利用率不高还与规划选址考虑不足有关。据其介绍,由于东莞市部分立体停车库业主方对立体停车库缺乏深入了解,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并没有仔细考量当地的交通和车流情况,而是完全听取立体停车库厂家的说法。“因为立体停车库类型很多,哪种类型的车库适合这个地方去使用?像这种类型要建多少个?这些都需要系统规划,但很多厂家为了利益,并不会和业主方仔细说明。”

  建议

  “小型分散”或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东莞市的土地供应已接近饱和,停车场“向上”要空间仍是未来破解“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在建设思路上可以进行适当优化,“小型分散”或是未来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建设的一个新方向。

  记者了解到,目前修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土地的问题。由于东莞市土地供应紧张,相关土地难以落实,加上兴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这导致很多机械式立体停车场落不了地,很多地方想建建不了”。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报建审批方面,东莞市通过建立市镇两级停车设施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统筹立体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将停车泊位少于300个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审批权限下放属地政府(园区),提高审批效率。此外,东莞市已经出台了《东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优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报建流程,视情况豁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东莞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自有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待建土地、零散场地等建设用地场所,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安装和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缓解区域停车难问题。

  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安全监管方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东莞市已明确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实施、安装、管理等事中事后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其中,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符合特种设备安全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开展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使用单位建立设备定期检验和经常性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正常完好、使用安全。

  “东莞市鼓励停车运营单位选取先进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提高停车体验,鼓励具备条件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设置适合外廓尺寸较大车型停放的停车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东莞市将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推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不断更新换代,倒逼停车运营单位优化停车服务,提高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使用率,提升车主满意度。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同时表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使用率不仅与停车运营单位的日常运营维护有关,还涉及周边停车供需矛盾、车主违停成本、车主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交警部门违停执法力度等多方面因素。接下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将协调有关部门从规划、建设、管理、使用、执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进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全面推动城市交通品质提升。

  根据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及一般城市,如果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要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而且,全员核酸开展的范围都被限定为疫情所在区。

  #神舟十五号29日23时08分发射#[#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名单#公布: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余建斌 林渊 吴月辉)

  其中,“完善女足竞赛体系”板块提出:实行中超俱乐部“男足带女足”发展模式,探索把建立女足职业俱乐部作为中超俱乐部的准入条件之一,并纳入中超俱乐部规范化建设综合排名的重要评估指标,推动女足职业化进程;研究推动女足俱乐部股权多元化;制定女足俱乐部人才引进和薪酬管理规范,自2023年起实施女足俱乐部投入帽、工资帽等政策,实现俱乐部的财务收支平衡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等。

  《方案》要求,到2025年,改善女足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夯实女足发展基础,体教融合的女足青训体系初步形成;女足国家队力争获得2023年女足世界杯、2024年奥运会前8名。到2030年,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女足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女足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显著提升;女足国家队力争获得2027年女足世界杯、2028年奥运会前4名。到2035年,中国女足实现全面发展,女足参与人口和社会化程度大幅提升;女足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世界一流;积极申办2031年女足世界杯,力争获得2031年女足世界杯、2032年奥运会前3名。

  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 9 月 30 日,共计有 137 只基金满足规模要求,45 家管理人有符合个人养老金投资要求的在管产品。

  在资本市场影响方面,谢后勤认为,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历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全球各国企业打响品牌、走出国门的契机,本届世界杯中国企业成为最大的赞助商,也为A股和港股的上市公司带来品牌形象、公司形象、产品和市场规模的全方位提升。旅游、食品饮料、数字电子电器产品以及体育用品等都迎来不错的机遇。虽然本届世界杯的开赛时间从过去的夏季改为冬季,但是作为史上最贵的一次世界杯赛,吸引的全球目光也远超过去,啤酒的消费虽然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但是更大的球迷流量带来的潜在消费更大,啤酒的消费不会受到太多影响。(中新经纬APP)

吴雯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