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技术 武汉专家研发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6 14:28:25

  中新网武汉12月7日电 (王继亮 聂文闻 彭锦弦)首个接受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的13岁患者玥玥(化名),7日来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其人工肺动脉瓣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

  玥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岁接受手术后,症状得到缓解。但近年来,玥玥常常食欲不振、气短、走不动路。2023年5月检查发现,其肺动脉瓣已重度反流,且肺动脉存在瘤样扩张,右心室扩大近一倍,右心功能不全,亟需手术治疗。

  考虑到玥玥年龄小,现有临床生物瓣和机械瓣均不合适,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团队决定为玥玥实施经导管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她也由此成为首个接受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

  董念国介绍,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全球临床所用的生物瓣膜易钙化衰败,儿童瓣膜材料选择少且无法生长,成为困扰国际心血管界的难题。

  董念国从1999年开始从事心脏瓣膜替代物研究。其带领团队聚焦瓣膜材料细胞化,将脱细胞瓣膜材料改性、生物化学交联技术、干细胞招募分化理论、组织工程仿生技术等结合,用时20余年研发出 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

  “新型细胞化瓣膜植入体内后,自体细胞会在瓣膜材料内部生长,具有组织重塑与修复能力,不易发生钙化衰败,有利于患儿恢复肺动脉瓣正常功能。”董念国透露,今年以来,该院已开展七例新型细胞化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董念国表示,新型细胞化瓣膜颠覆了现有生物瓣膜制备理论与工艺体系,提升瓣膜耐久性,有望实现生物材料由惰性置换向活性再生的变革,推动全球生物瓣膜临床应用迭代更新。(完)

  “目前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经从以前的5000多元提升至21000多元。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现在大家都纷纷留在村里种茶、制茶。因为茶的品质好,销路根本不用愁。”祝雪兰说。

  30年间,两岸交流虽偶有波折,但民间交往的大门开启后便再也不会关上。全国台联原副会长史茂林说,“小天使”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两岸主张和平统一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无论环境多么严峻,都无法改变两岸一家亲的事实。无论困难多么复杂,都无法阻挡两岸民众交流融合的心声。”(完)(《中国新闻》报)

  徐昱琛认为,整体看来,各公司能否通过自主定价系数的调整来实现业务突破,还需进一步观察。

  <strong>根据商业车险保费计算公式(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NCD系数×自主定价系数)来算,理论上调整后车险保费价格最高可降价23%,最高可涨价11%。</strong>

  网络微短剧中,都市题材22部476集,农村题材1部10集,革命题材1部12集,科幻3部58集,传记题材1部18集,传奇题材11部260集,武打题材3部56集,其他题材22部512集。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务院发言人称,美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出发前接受检测,原因在于中国国内疫情蔓延,且中方报告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序列数据不够充分、缺乏透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李俊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