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大影响力事件发布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3 14:24:51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邢翀)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论坛”6月1日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大影响力事件。

  此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法律应对” 为主题,突出高端、前沿、权威,着重政策阐释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发布是论坛重头戏。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表示,自去年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开启以来,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推荐与申请。今年4月,三家主办方多次开会研究,并组织法学法律界、经济界及科技界专家召开评审会,评审以主题鲜明、需求导向、影响重大、示范引领并在规定时间内为评审标准,经三家主办方多次研究,最终评选产生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

  具体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全国首笔个人数据合规流转场内交易完成,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国家数据局成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国内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判决生效,杭州市人大制定《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以及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组举行第五轮首席谈判代表会议。

  此外,论坛还开启了“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重大影响力事件的申报推荐。(完)

  尽管年纪尚轻的父母不怎么需要倪梦绮的电子产品科普,有时还会被她唠叨两句“手机不要看太久哦”,但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拉近了父母和女儿之间的距离。妈妈常年在国外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小时候没有视频电话,和妈妈很长时间没见的她,在妈妈回家时张口就喊“阿姨”。但妹妹小时候就不会再闹这样的“笑话”了,母女可以常常隔着网线相见。

  王琪延说,平台在春节期间适当补贴员工,其实是维护了自己的口碑,增加了用户粘度,这个春节期间补贴进去的钱,过了春节后还可以再赚回来。“另外就是大力发展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来替代一些由人来完成的工作,以减少对人员的需求量,这同样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一些职业打假人将眼光瞄准了经营灌香肠、粉蒸肉、扣肉等熟食的作坊和摊贩。一次性购买大量熟食,并以量大为由诱导经营者不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而是使用无任何标签的真空包装。此后再以真空包装的食品没有标签、生产许可证等,系“三无产品”为由,要求经营者进行10倍赔偿。

  此类套路可谓是步步为营,让没有法律知识的经营者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这些职业打假者也正是利用了《食品安全法》规定的10倍赔偿制度,即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要求10倍且不低于1000元的赔偿。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看来,缺工岗位主要缺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线员工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