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交易所大动作!三大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均恢复!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0 11:37:50

荔枝污app下载大全「じゃあcこの前私を寝かしつけてくれた時なんか本当はすごくやりたかったんじゃない」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柏林1月6日电 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当地时间5日与中国安徽大学举行线上视频会议,两校希望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R1JNVB1V-uziacFycGZqVft9KTc1XLG-重启!交易所大动作!三大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均恢复!

  三大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均恢复!

  6月7日晚间,北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委定于6月17日上午召开审议会议,审议成电光信首发申请。这是北交所上市委会议在暂停4个月之后,首次重启。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均已恢复。据悉,暂停期间,监管层对上市规则等进行了完善。

  “这表明北交所的上市工作重新恢复正轨,既有助于壮大北交所上市规模和质地,又增加了一、二级市场供给,更让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恢复。”新三板资深投资人周运南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时隔4个月的首家

  据悉,在此之前,北交所已有长达4个月无新上会企业。官网显示,北交所上一次召开上市委会议还是在2月6日,审议发行人为铜冠矿建。截至目前,北交所年内共召开9场上市委会议,均集中在今年前2月。

  值得一提的是,成电光信是北交所龙年首家上会的企业,也是新“国九条”后北交所首家上会企业。

  “上市公司是一个交易所的发展根基,持续补充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市场会进入一个良性生态。”周运南称。

  据悉,成电光信上市申请于去年9月底获受理,至今年5月底完成两轮问询。

  最新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920万股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不超过1058万股,发行底价16.3元/股,拟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FC网络总线及LED球幕产业化项目等。成电光信于2014年12月挂牌,主营业务包括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

  近3年,成电光信营收利润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1.21亿元、1.69亿元和2.16亿元,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861.69万元、3128.07万元、4207.23万元。

  今年一季度,成电光信营业收入、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768.60万元、1814.95万元。

  招股书显示,成电光信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邱昆、解军和付美。其中,邱昆直接持有公司20.46%的股份;解军直接持有公司13.47%的股份;付美直接持有公司12.59%的股份。前述三人已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及《<一致行动协议>之补充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其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合计控制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46.53%。

  三大交易所均恢复IPO上市委会议

  本次北交所IPO发审会的召开,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均恢复了IPO审核的正常流程。

  5月31日,上交所召开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了联芸科技的首发申请。此次上交所上市委会议距离前次已时隔近4个月。此前,上交所于今年2月5日 召开上市委2024年第12次审议会,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获通过。

  5月16日,深交所召开龙年首次上市委会议,马可波罗首发申请被暂缓审议。据悉,深交所上一次上市委会议,一度安排在2024年2月7日召开,但因相关公司在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发布之后,因相关审核事项需要核查,导致上市委取消了审议。在此之后一直到5月,深交所也未有新的上会安排。

  从时间轴来看,沪深北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出现了3到4个月的暂停。在暂停期间,监管层对相关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

  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文件旨在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调压紧压实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此后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提出完善发行上市制度、科创板属性评价标准,提高针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率等充分体现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至4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再发股票上市审核规则等配套业务规则,涵盖上市审核、发行承销、持续监管各环节,进一步推动IPO配套细则落地。

  责编:罗晓霞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点二:促消费政策效应加快释放,消费品市场期待趋稳复苏。2023年,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住房需求有效满足、大宗消费保持增长、新型消费快速壮大、消费价格稳定可控等有利条件的作用下,中国消费品市场有望加快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实现6%左右的增长。

  《指引》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本指引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新冠治疗药品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药企业自主制定销售价格。医药企业应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综合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状况、临床治疗价值等因素制定价格,努力改进生产经营降低成本,充分考虑销售规模对生产经营成本的分摊作用,动态调整价格,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使利润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医保部门积极支持医药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医药企业研发生产新冠治疗药品,尊重医药企业自主制定的具体价格,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依法不作政府定价、不作行政审批,重点为医药企业制定新冠治疗药品价格提供指引,整体提升新冠治疗药品挂网效率,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促使医药企业公开透明合理行使自主定价权。新冠治疗药品首次进入国内医药集中采购市场销售,实行首发报价集中受理、全国通行。

  作为“乙类乙管”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运,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