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过早矫正乱象调查:两岁半幼童每天戴12小时牙套

来源: 慧聪网
2024-05-31 15:55:47

  ● 在一些城市,儿童口腔连锁诊所随处可见,低龄矫治靡然成风,甚至有诊所建议1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他们宣称“牙颌畸形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长大后基本不复发”

  ● 过早对儿童牙齿进行矫正,佩戴矫治器的不适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平常的学习生活;牙弓的变化或肌肉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孩子整个面型的发展;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等

  ● 医疗机构应该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行业协会应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引导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

  “您看我家孙子需要扩弓吗?”

  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执业的牙科医生周晓近日收到这样一份问诊,咨询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对此他很是诧异:“扩弓是专业的牙科名词。在肉红色的牙床上,牙齿沿着牙槽骨依次排列成弓形,叫牙弓;扩弓就是把牙弓扩大,让上面的牙齿都有舒服的位置。老人竟然知道这样一个专业词汇。”

  周晓对来就诊的小朋友进行详细检查后表示:他并不属于扩弓的适应证。

  老人为什么想给孙子扩弓?周晓询问后得知,她经常刷到一些儿童急需矫正牙齿的“科普”视频,内心比较焦虑,之前已经去过两个私立口腔机构就诊,均被告知孩子需要立即进行扩弓治疗;接孩子放学时,家长们也总围在一起说儿童矫牙需要扩弓的事情。

  “这不是个案。”周晓说,他的很多同行都遇到过类似盲目寻求扩弓的情况。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过度医疗行为,亟须“刹车”,因为对孩子来说,滥扩弓带来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滥扩弓已经成为目前牙齿矫正低龄化的一个缩影。一些商家将眼光投向低龄儿童口腔市场,在一些城市,儿童口腔连锁诊所随处可见。在这些儿童口腔诊所中,低龄矫治靡然成风,甚至有诊所建议1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他们宣称“牙颌畸形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长大后基本不复发”。

  多名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牙齿矫正属于医疗行为,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遵守科学治疗原则。相比于儿童牙齿矫正,更应当“矫正”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牙齿问题焦虑”。建议加强科普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儿童整牙市场存在的夸张和虚假宣传、滥用牙齿矫正等乱象。

  诊所推荐整牙

  报价万元起步

  今年5月初,北京市民闻女士发现自己7岁儿子的下牙松动但一直不掉,于是带着儿子来到家附近一家私立口腔机构拔牙。拔完牙后,医生“不经意间”提起,孩子的牙看上去有点不整齐,有地包天的趋势。

  闻女士一听就急了,忙问医生怎么办?给孩子拔牙的医生叫来整形科医生,对方撑开孩子的嘴观察后问她:“孩子小时候喝奶是怎么喝的?”

  闻女士回答:“躺着喝。”“这就对了。”整形科医生进一步介绍,躺着喝奶会影响孩子的牙齿发育,因为有外力往下压,孩子会比较吃力。孩子的牙现在排列不整齐,换完牙后可能也有不整齐的风险,建议立刻戴上牙套,趁早干预,“趁孩子现在还小,投入小收益大。等孩子长大了,可能就投入大收益小了”。

  接着,整形科医生给出治疗方案:用牙模脱模制作牙套,佩戴两年至三年。模具都是3D打印的,定期复查,如果牙坏了或者掉牙了,再配新的牙套。“好多家长都为孩子选了进口的隐形牙套,有的比你儿子年纪还小不少,戴几个月就有明显效果了。”

  至于价格,医生建议选择隐形可摘卸的牙套,有进口的和国内的材质,整个疗程价格在两万元至4万元不等,也可以选择钢丝牙套,但“不建议,效果不好,还影响小朋友颜值”。

  上述医生还提示,孩子换完牙后矫正效果能否持续无法确定,有的一直保持下去了,有的复发了还得再来做矫正。

  “花几万元还可能复发?还没换完牙有必要整牙吗?”闻女士越想越觉得不靠谱,拒绝了该医生的提议,带着孩子去某三甲医院做检查。

  “三甲医院的牙科主任告诉我,儿童在8岁至10岁时,上颌骨发育最活跃,是做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反颌的最佳时机,此时矫正事半功倍,做早了效果不理想。”闻女士说,最关键的是,上述矫正还是针对存在骨性问题的儿童,“我儿子只是牙齿排列不齐,12岁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矫正就行”。

  相较于闻女士的及时“刹车”,上海市民张女士非常后悔带自己的孩子去整牙。去年年底,她两岁半的女儿因为个别牙齿反颌,被某诊疗机构建议安装隐形矫正器,每天佩戴时间要满12个小时。

  “隐形矫正包括取模、制作矫治器、佩戴矫治器等步骤,取模通常需要利用专属材料覆盖牙齿,硬化后将牙齿模具取下。孩子话还听不明白呢,怎么可能乖乖地让那么一个大仪器在嘴里‘杵’,一个劲儿地号啕大哭,取模也就失败了。”令张女士“心碎”的是,这次取模经历给孩子留下了阴影,到现在刷牙都是问题,因为“孩子特别抗拒有东西在牙齿上动,已经半年多了”。

  张女士注意到,在她所在的与矫正牙齿相关的交流群内,家长给3岁左右的孩子做矫正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家长给3岁半的孩子做矫正,还被群友说‘太晚了’”。

  记者咨询北京多家儿童口腔诊所发现,根据年龄段和矫正方式,幼童矫治疗程报价从1万元至4万元不等。咨询过程中,一名自称医生助理的人士介绍,如果父母有反颌的情况,儿童也会遗传,“第一个治疗周期最好是3岁至5岁,可以防止面型发生变化”。对于遗传性反颌,其建议在6岁至8岁和12岁至17岁进行两个周期的治疗,“可改善面型”。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儿童牙套”,发现有数百个相关商品推荐,“食品级硅胶牙套”每副300元至800元不等,称“无需拔牙就能扩展牙弓或改变牙列”,可矫正龅牙、地包天、牙列不齐等各种症状。

  而根据周晓的介绍,硅胶牙套学名MRC,全称是儿童肌功能早期矫正器,它的临床适应症是比较狭窄的。现在许多儿童被诊所建议或父母自行购买佩戴硅胶牙套,最后结果可能是过度医疗或不对症治疗。

  对于市面上大量存在的鼓励幼儿进行牙齿矫正现象,周晓很是震惊,他认为一些儿童口腔诊所夸大幼儿状况,贩卖焦虑,当成功把牙套戴在孩子嘴里后,如果复发,就会推卸责任说是因为孩子太小,家长没有管理好导致的。

  刻意制造焦虑

  致矫正低龄化

  “口腔下颌体和下颌升支发育差,都比较短,面型呈嘴图状,建议进行干预,从而使其呈现正常状态……”这是天津市民王女士近日带9岁女儿前往天津市河东区某私立口腔医院进行面诊后的结果。

  对于王女士“会不会在换牙完全结束后出现‘反弹’”的问题,医生解释说,儿童早期矫正的意义在于,降低拔牙比率以及恒牙矫正难度。

  听到三四万元的矫正价格,王女士“头皮一紧”。得知她是因为价格“望而却步”,医生立刻板起脸来教育她:“你现在可以不治,但你以后花几十万元都治不好,容貌问题可是要伴随孩子一辈子的,身为合格的家长应该好好考虑。”

  调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是否为孩子整牙似乎成了衡量“合格父母”的指标。

  因此被指责的还有广东珠海的隋女士。

  女儿马上7岁了,正在换牙期,牙齿有点挤,不太整齐。隋女士带着孩子跑了两家口腔医院,一家说再观察,等过了8岁以后再检查;另一家说现在可以做正畸,但要做的话就得接受拔牙。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有必要这么早矫治,让孩子受罪吗?”隋女士抱着求教的心态,把这件事发在了一个妈妈社交群,没想到不少家长强烈建议她尽快为孩子整牙,还说“我们去医院,医生都是这么跟我说的”“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吗”“孩子牙齿整齐,对以后很重要”……甚至有家长“炫耀”,自己在公立医院明确表示孩子正畸为时过早的情况下,仍通过私立医院为孩子戴上了整牙器械。

  “儿童正畸千万要趁早”“早做选择,别等孩子长大后再后悔”“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牙齿矫正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效果好、不复发”……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和口腔医生在线上社交平台宣传时或线下问诊时,刻意制造未成年人“牙齿矫正焦虑”。

  天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张吉霞告诉记者,3岁左右的孩子看要不要正畸,是为了判断乳牙列建立咬合后,孩子是否存在错牙合畸形,如乳前牙的反颌、偏颌或者乳后牙的反颌、不良习惯(喜欢咬着东西睡觉或总喜欢吃手指)等。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情况是否需要做治疗,要随时观察,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半年到一年左右带孩子进行定期复查。在替牙期阶段,孩子年龄较小,配合的依从性差,如果佩戴矫治器,反而会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心理负担。”张吉霞说,现在一些口腔诊所和个别医生其实是在贩卖焦虑,让家长觉得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但其实有一些畸形并不需要治疗。

  在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看来,目前市面上的商业性儿童口腔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商家为了吸引客户,刻意制造焦虑,拿越早矫治越好的营销话术来误导家长,不仅导致牙齿矫正日益低龄化,还导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屡屡出现。

  打击虚假文案

  制定矫正标准

  受访的牙科医生向记者一再强调,不能过度地对儿童牙齿进行早期矫正,“通过专业检查后,需要的做,不需要做的坚决不做”。

  张吉霞说,过早对儿童牙齿进行矫正,佩戴矫治器的不适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平常的学习生活;牙弓的变化或肌肉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孩子整个面型的发展;对孩子正常生长发育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等。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牙齿矫正问题,有这样的健康素养意识非常好,但矫正不是越早越好。”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授徐宝华说,寻找最佳的时机,用最短的时间,这样的矫正才是最科学与人性化的。比如对于骨性反颌,尤其是面中部凹陷、上颌骨发育不足儿童,建议8岁 至10岁开

  也有医生认为,对于不良习惯以及发育性畸形,如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肉功能异常,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但一般还是要在3岁之后。

  受访专家建议,医疗机构应该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行业协会应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引导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

  邓利强说,医疗机构应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将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对于部分虚假宣传、兜售“牙齿矫正焦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监管部门应采取严厉措施予以整顿,打击一些社交平台发布的虚假文案,督促医疗机构规范经营,禁止违规操作。可以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除非特殊情况,严禁违规实施牙齿矫正治疗手术。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28日,美1架P-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机对美机全程跟监,严密防范警戒。近一个时期,美舰机频频实施挑衅行径,充分证明美是台海和平稳定破坏者、台海安全风险制造者。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从“三驾马车”来看,深圳的表现均十分亮眼。今年一季度,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57.99亿元,增长11.8%;外贸方面,在进口负增长形势下出口逆势增长23.8%,最终支撑进出口总额增长7.4%。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通话持续了1个小时。乌克兰总统办公室评价中乌元首通话“长时间且有意义”;乌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相信与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以及乌克兰驻华大使的任命“将为我们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期待推动全面恢复对华贸易”,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11日报道,法瑞尔是自2019年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他将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会晤。《悉尼先驱晨报》称,法瑞尔将邀请王文涛访澳,并前往他位于南澳州的家庭葡萄园做客。此次访华期间,法瑞尔还将与王文涛共同主持第16届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澳大利亚人报》称,该机制始于1986年,但自2017年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以来暂停。此外,法瑞尔还将访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澳媒称,该企业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之一。

  选择“中方干涉加内政”作为炒作点,并不偶然,这是美西方散播“中国威胁论”早晚要涉及的领域,在这些心中充满恶意却又缺乏创意的人看来,很少有比“干涉内政”更能渲染中国对“西方民主”的威胁,更易于煽动民众的紧迫感和对华警惕。但对中国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纯属无稽之谈。中国是美西方“干涉内政”的受害者,也是“不干涉内政”原则最坚定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中国从没有任何兴趣干涉他国内政,在这方面的历史记录,就是比加拿大也干净得多,更不要说劣迹斑斑的美国。

  “澳大利亚稳定同中国关系的最新举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评论称,法瑞尔此访将寻求解除对龙虾、牛肉和葡萄酒在内一系列澳大利亚输华商品的限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法瑞尔访华对中澳经济而言都是好兆头,为强化两国外交关系奠定基础。《澳大利亚人报》称,此访将为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北京铺路。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奥尔森表示,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澳企“都希望看到两国关系恢复稳定”。奥尔森坦言,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消除目前影响澳出口商的贸易障碍将是重建双方信任和信心非常重要的一步”。

孙馨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