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一秒降温的“神器”竟是“行走的煤气罐”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6 04:01:24

天气渐热

让许多车主头疼的事也随之而来

暴晒后的汽车秒变“蒸笼”

坐进去就像“蒸桑拿”

因此不少人被降温喷雾“种草”

摇一摇、喷一喷

一秒降温、迅速制冷

但此类产品在使用时隐患多多

  一秒降温0危害?真相是……

  一些降温喷雾上标识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

  而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就是把这些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实现快速降温。

  此外,还有的降温喷雾中添加了甲醚,也是易燃易爆气体,并且含有神经毒性,大量吸入容易窒息。

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气体

“清凉神器”的

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一摇一喷即降温?

  小心清凉背后的危险!

  勿让降温喷雾接触明火

  降温喷雾中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使用降温喷雾时,务必注意杜绝火源,在密闭空间内慎用,更不要对着明火直接喷射。

  勿让降温喷雾接触皮肤

  1.避免烧伤

  2.防止冻伤

  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是吸收空气及物体表 面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有的产品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以下,若直接对着身上甚至皮肤喷,可能造成冻伤。

  勿放置在车内暴晒

  即使没有遇到明火,高温天气将降温喷雾留在车内也有巨大风险,暴晒后很可能过热引发爆炸。

  因此,消防员建议车主们,夏日可采用遮阳反光板或停在树荫下等物理方式给车辆安全降温。

还有哪些日用品爱“发火”?

国家应急广播提示

炎炎夏日

更要注意消防安全

谨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

(国家应急广播)

  “两件事”背后是两种力量。一种是出于自私的政治短见,竭力打压中国的势力。就在雷蒙德来华前夕,美国政坛仍有不少声音向她施压,警告她不要对中国“软弱”。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外交事务主席迈克尔-麦考尔就在联名信中写道:“我们敦促你在出访前澄清,美国的出口管制不容谈判,中国应该期待美国实施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出口管制。”

  张薇介绍说,以往在与专家对接支付讲课费时,都会清晰标注费用类别和公司名称,但有些专家却很“避讳这种方式”,表示不愿意留下任何书面形式的收款证明,只接受现金,要求他们“通过另外的渠道将钱从公司套现出来”。张薇告诉新京报记者,讲课费是公司统一制定的,从公司角度来看,这种套现形式是不合规的。“但为了与专家搞好关系,也只能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

  去年10月,詹姆斯·克莱弗利再度担任英国外交大臣。他曾于2022年7月出任英国教育大臣,当年9月被英国前首相特拉斯任命为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大臣。克莱弗利也是英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外交大臣。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把浦江县作为首次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此后带头坚持每年下访,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逐步形成。中央社会工作部组建后,首次高规格会议以“浦江经验”作为关键词,足以看出中央社会工作部对于信访工作的重视。

  中英关系历经开拓,跨越半个多世纪仍具韧性。尽管近几年两国关系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两国的共识大于分歧,合作空间大于“保留意见”。

  而近日正式生效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对出口到欧盟的电池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也规定了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再生利用原材料的最低比例。

伍明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