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废矿堆戈壁滩植绿 创新构筑缺水城市生态屏障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6 02:33:21

  中新网甘肃金昌6月25日电 (杨娜)“5个护林员每个人管护将近2000公顷林地,现在沙化土地越来越绿,环境越来越好,沙尘天气越来越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夏日炎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大石召子滩管护站站长马林业除了对灌草植被全部建造围栏封育保护之外,依旧每日骑着摩托车巡山护林,多年来,管护站成了他和其他护林员的第二个家。

  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地带,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是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近年来,金昌市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依托,重点组织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北部荒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累计完成治沙造林5.49万亩、封沙育林(草)2.7万亩。

  同时坚持科学防治,在绿洲外围不具备灌溉条件的戈壁沙区,建立荒漠与绿洲过渡带,不断提高阻沙滞尘能力;对绿洲边缘具备灌溉条件的风沙沿线,高标准建设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绿洲内部以乡村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孤立沙丘(地)治理为重点,推动建设功能完善的绿洲内部防护体系。

  依托“三北”工程,金昌突破建设单一生态型防护林的模式,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兴林与富民的统一。在戈壁沙区利用本地光热资源丰富及气候特点,发展特色林业;创建333.33公顷灰枣林节水示范基地,带动沙区农民以林养林,发展以梨、苹果、枸杞、沙棘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年实现产值537万元。

  6月下旬,金昌市区环城防护林绵延几十公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被原甘肃省林业厅确定为“三北四期”示范工程的城市环城防护林工程,自2001年建设以来,陆续在市区外围实施了绿色长廊、东环路、西环路、机场路、沙枣胡杨观赏林、高速公路枢纽区绿化等一系列大型防护林工程。作为戈壁缺水型城市,金昌在环城防护林建设工程中利用中水灌溉的创新做法,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典型成功经验。

  这条在城市外围形成的长达34公里的生态“绿飘带”是通过政府投入,全民义务植树的形式完成的。20多年来,金昌机关干部、企业职工、驻金部队、武警官兵、市民群众、志愿者累计栽植树木500多万株,面积达1666.67公顷,实现了森林环抱市区的生态效果。

  在金川区龙集里社区,被尊称为“树爷爷”的耄耋老人李洪启,用20年时间植绿护绿。自1996年退休后,他带领小区内退休职工和职工家属组成志愿者,跨越20年在废矿堆和沙石滩上种下数量5万多株面积46.67公顷的“洪启林”。

  作为甘肃省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市,自2019年“金昌市全民义务植树网”开通以来,上线项目3个,网上捐款98.43万元。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推动义务植树由单纯的挖坑种树向认种认养、捐资造林等方式转变。如今,“指”间植绿已在金昌蔚然成风,全市义务植树初步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

  如今的金昌,不仅 是“开门有绿、推窗赏景、抬头见花、纵步香泥”的浪漫花都,也是“花香树茂、天蓝地净、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百姓宜居宜业的健康城市。(完)

  “将实现在华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引导财富下沉方面,刘秋乱建议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社会资本下沉乡村,帮助引入高端技术,引导农业科技型企业走进农村、留在农村。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低利率贷款等措施,架构起乡村振兴资金多元参与的保障格局。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马克·黑费尔表示,美国企业业绩尚未充分反映出美联储在2022年加息的影响,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将提供真实情况。

  今年51岁的王里成是双阳供电的老工人,每年滑雪旺季,缆车、造雪机、灯光系统、变压器等大型设备负荷陡增,保障设备供电和线路运行安全是头等大事。

  当晚的举办的“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指挥家陈燮阳、琵琶演奏家赵聪、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以及钢琴演奏家、2023年“欢乐春节”文化大使郎朗,联袂中央民族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奉上一场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精彩演出。(完)

  尹忠的欲壑愈发难填。他运用所谓的“循环模式”,在老板间互相拆借或直接将利息转为来年本金,当起了“职业放贷人”,先后获利2800多万元。

蔡阿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