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电股份负债率74%仍22亿投建 受益多能互补扣非连增四年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5-31 09:21:0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5月29日晚间,吉电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山东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首批三期420兆瓦光伏项目,工程动态投资约21.91亿元。

  吉电股份能源结构多元,除了煤电外,还布局有风电、光伏等,且三大电力能源均衡发展。

  近年来,电力能源效益出现波动,比如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煤电效益出现波动。但吉电股份经营业绩总体稳定。2020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持续增长。

  吉电股份连续5年蝉联全球新能源五百强,2023年名列第222位。

  二级市场上,吉电股份表现出色,今年2月初以来,公司股价最大涨幅达90%。

  积极投资建设的吉电股份,财务压力较为明显。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有息负债480亿元左右。当年,公司财务费用14.82亿元,吞噬了不少利润。

  22亿投建加剧财务压力

  吉电股份继续大手笔投资建设,这将加剧公司财务压力。

  根据公告,吉电股份全资子公司山东吉电新能源控股子公司山东盛吉新能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电(潍坊)新能源科技公司拟投资建设新项目,具体为山东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首批三期420兆瓦光伏项目,项目工程动态投资约为21.91亿元。

  对于上述投资,吉电股份称,是为了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提高公司在山东省内新能源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上述投资的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不低于工程总投资的20%,其余建设资金通过长期贷款方式解决。

  处于资金密集型领域,吉电股份存在较大的财务压力。

  截至2023年底,吉电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74.29%,较年初上升2.17个百分点,但较2020年底的79.86%已有明显下降。期末,公司货币资金11亿元(含受限资金),对应的短期借款63.7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3.96亿 元、长期借款329.67亿元、应付债券34.93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482.3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117.70亿元,占债务总额的24.40%。

  公司债务结构较为合理,但债务规模较大,且短期债务是货币资金的10倍,财务压力可以想见。

  近年来,虽然利率持续下行,吉电股份的财务费用也在下降,但仍然较多,影响了净利润。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为18.34亿元,2023年下降至14.82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3.63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毫无疑问,上述21.91亿元项目建设,吉电股份将向金融机构举债17亿元,这将进一步加剧公司财务压力。

  目前,吉电股份正在推进定增,拟向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55.39亿元。这笔资金投入的项目,总投资约89.17亿元。

  当然,身处资金密集型领域,吉电股份负债水平较高,符合市场预期。如何平衡投资建设与负债水平之间的关系,二者保持合理适度区间,对于吉电股份而言,值得研究。

  首季盈利超6亿

  虽然巨额财务费用吞噬了不少利润,但吉电股份的经营业绩仍然较好。

  今年一季度,吉电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15亿元,同比下降5.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6.19亿元,同比增长22.94%;扣非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17.41%。

  吉电股份于2002年9月在A股市场上市,2002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从9.52亿元增长至51.03亿元,期间增长了4倍多。但是,在这16年时间内,公司净利润多为亏损,或者微利,仅有三个年度净利润超过亿元。但实际上,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真正主业净利润超过亿元的只有2002年,为1.03亿元。

  2018年开始,吉电股份的净利润实现了突破。2018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01亿元、84.54亿元、100.60亿元、131.78亿元、149.55亿元、144.43亿元,除了2023年小幅调整外,其余年度均在增长。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48亿元、4.78亿元、4.50亿元、6.72亿元、9.08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33.75%、28.83%、174.83%、-5.79%、34.33%、34.66%,除了2021年小幅调整,其余年度均为快速增长。

  近几年,吉电股份的扣非净利润表现更为稳健。2020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23亿元、3.61亿元、6.86亿元、8.83亿元,同比增长1361.81%、11.45%、67.28%、28.17%,连续四年快速增长。

  吉电股份以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先进储能及火电、供热等为主营业务。截至2023年底,公司发电总装机容量1342.1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1012.1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75.41%,发展项目已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北 5个区域新能源基地;煤电装机330万千瓦,占比24.59%。

  分析人士称,正是因为多能互补优势,叠加新能源高景气,吉电股份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责任编辑:杨红艳

  相对重庆和纽约空中索道的“悠久历史”,以阿联酋航空冠名的伦敦空中缆车则建设较晚,于2012年正式通车。该空中缆车横跨泰晤士河,可以从90米上空观赏伦敦市的景色,已经成为热门打卡地,开通以来运送数千万人次。

  近几年频繁的沙尘暴天气,是否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沙尘活跃期?对此,受访专家们表示还无法给出准确判断。“气候系统里面有个周期性的变化,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现在实际上并不是特别清楚,基于几年的短期情况,很难判断出趋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成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1998年,为给国际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成立。李生宇是该研究所一名正高级工程师,2018~2020年,他牵头执行了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名为“中蒙草场荒漠化防治技术合作研究与示范”,并于2019年多次前往蒙古国开展调研和试验研究。

  在2019年9月9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曾审议通过《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白英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