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规划许可“豁免”清单 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3 08:39:41

  2018年以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以参加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为抓手,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做法,聚焦企业和民众的需求和关切,刀刃向内、优化提升管理方式、重塑审批流程,持续发力、将一系列改革举措向纵深推进,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

  首创低风险项目审批模式

  北京市聚焦低风险项目,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精简、重组、下放,通过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一站通”系统,项目备案、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一次受理、并联办理、一次出具许可文件。不断优化流程,扩大改革效能,该审批模式从2019年改革之初的5个环节15个工作日,逐步压减到当前的3个环节9个工作日,精简了40%。

  2023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十四部门,整合已有改革政策,印发《关于规范社会投资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若干规定》,实现低风险改革政策“一本通”,方便企业民众查阅参考。

  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

  北京施工图审查不断推出“多审合一”、数字化审图、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2022年北京市率先取消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实施图纸备案即可开工的告知承诺制,平均节省审查时间1个月。从2022年9月起至今,施行告知承诺制项目7000余个,图纸备案约1000万张;构建质量信用监管体系,共对300余家勘察、设计单位、800余名项目负责人开展了信用评价。

  推行规划许可 告知承诺制

  2021年1月起,北京市工程规划许可推行基于“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的“告知承诺制”改革,先后对“三城一区”厂房仓库类项目、部分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零星公共公益类项目、集中供地项目开展告知承诺制规划许可办理试点。建设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受理后,取得许可决定的时限由7个工作日变为0.5个工作日。

  推进“多测合一”改革

  北京按照“时间相近、内容相似、主体相同”和“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的原则,将14项测绘事项合并为4项综合测绘事项;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搭建“多测合一”服务平台和“报件通”生产软件,截至2024年1月15日,“多测合一”服务平台累计上传测绘项目2165项。初步估算,“多测合一”改革举措可为企业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约20%。

  大学生就业、养老保险、基层医疗、生产生活安全……报告关注并回应了哪些民生热点?

  “引大济湟”工程从1958年开始构想,1996年陆续开工建设,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调水,穿越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引入湟水河,是青海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民众最多、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战略性调水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这届年轻人消费也要明明白白。去年,“雪糕刺客”一词走红网络,网友对不明就里地被动消费“高价”雪糕表示不满。根据OMG数据显示,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雪糕刺客”的讨论发帖中约有四成为95后。他们比起其他代际人群更懂得运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他们让消费返璞归真,回归理性使用,他们不需要任何“嘴替”,会主动拒绝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目前,各部委正坚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确保安全、反对垄断”的原则,在地方先行先试、产品准入试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巴南区人力社保局不仅入企慰问农民工,还实地了解农民工工资发放、公司运转、疫情防控、留工稳岗举措、返岗复工和“农民工服务站”等情况;渝北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则到区内企业、扶贫车间、建设工地等地,了解农民工工作情况,逐一对困难农民工开展新春慰问。

  临近春节,泰山上游人如织。1月12日下午,泰山消防救援站站长巩捷来到泰山山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生活垃圾请及时处理,不要随意堆积,否则有火灾隐患。”“您这个插排严重老化了,一定要及时更换。”……巩捷问得仔细、查得细致。

许巧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